“公园里有一棵梅花 ,它每年的冬天开放一次,凌驾于严寒之上, 天愈加寒冷,它愈香气扑鼻,那香气浓郁持久,乃是高洁的象征之物,表现出了自己不屈服于凌寒之下的高尚情操!
这不正如南宋三杰——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吗?!……”
这是儿子在最近语文测试中写的作文第一自然段落的内容,以物喻人,借机来赞誉某种风格的人物风格与高尚情操品质!从群里看到这篇作文的时候,在我的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为儿子比较喜欢历史故事,复述典故他还可以说出个一二来,他描写梅花之不畏严寒而来赞誉南宋三杰之不畏强暴誓死卫国的高尚情怀,这也无可厚非,非常值得表扬!意料之外——用词非常完美、准确,“天愈加寒冷,它愈加香气扑鼻…”这其中的一个简单的“愈”字,连续用了两次,更加突出了梅花那不畏严寒而凌寒独自开的傲骨!”“那香气浓郁持久,”中的“浓郁”一词,用的比较准确,表达出了梅花寒香扑鼻的馥郁芬芳,香而持久,儿子说他是借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描述的,儿子,好,学以致用非常好!!“乃是高洁的象征之物”中的“乃”我感觉用在此处也比较得体、通顺,更有文字的组织感觉!“这不正如南宋三杰——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吗!?”这一个反问句运用的更加完美,直接扣击灵魂,更加突出了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下文的历史典故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实属有点小震惊,忍不住点评了一下,当然,我的水平有限,我只是说出了我的看法,我表扬了儿子一下,让他继续学以致用,儿子说了一句话“妈妈,老师说你写的作文如果让别人有种想去读,想去看,想去玩的时候,就说明你写的非常成功了……比如,你写游记别人读了也想去玩,你写一本喜欢的书,别人看了也想去看这本书的时候,说明你写的非常好!……”感谢老师🙏对孩子们的悉心指导与关爱,衷心的感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