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为了弥补平时不能接送女儿上学的遗憾,爸爸得知要开家长会后,他几天前就与同事调了晚自习,只为不错过女儿的这次家长会。通过他发给我自己参会做的笔记,我知道他一定听的很认真。回来后他和我分享了开完来家长会的心得体会。能参加女儿的家长会,对他来说仿佛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出门前一直唱着小曲儿。
片段二:
早上和女儿去学校路上,看到一位年轻妈妈领着一个正在哭的伤心的女孩也向幼儿园走去。但妈妈表情自若,并没有因为孩子不好的情绪而面露难色或者苛责孩子。我望了她一眼,其他行人也都瞥一眼,妈妈低头对孩子说:“别哭了,人家都在看你。”我猜想孩子在家也许没睡够就被妈妈叫醒了,也许还有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没看完,也许大早上就想吃棒棒糖……我从心底佩服这位妈妈,为人母的我怎能体会不到这种感觉,她表面的“体面””应该在强忍情绪,歇斯里底,她如果崩溃了,孩子怎么办。在多数家庭中,“妈妈”承担的家庭责任比其他家庭成员多的多。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难受有人安慰,“妈妈”的情绪发泄口在哪里呢?一声妈妈,一生责任,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当妈妈,但我们又好像天生就会当妈妈。管理好情绪,自己找坏情绪的平替物。不然怎么会有“妈妈是超人”这几个字呢。
片段三:
女儿下午放学,和只小兔子似的蹦蹦跳跳奔向我。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你看,这是老师奖励我的折纸”,她兴奋地拿从书包里拿出一包漂亮的折纸。我说:“你一定表现很好老师才奖励你的吧”。“是啊,我坐姿端正,老师点我名字让我领读拼音,老师只发给我了呢,这可是独一无二的呢”她边说边笑,门牙都没了的她笑的那可爱劲,别提多好玩了。我鼓励她继续努力。
片段四:
吃过晚饭,她先读了一会儿《阳光下长大》。又拿出喜爱至极的《西游记》,我给她读了30分钟,让她继续做昨晚的试卷,我刚想张嘴提醒,我看到台灯下的她依然看的那么投入,好几次话到嘴边我又咽下去了。我觉得我不能打扰她,让她保持就好,试卷明天做何尝不可呢。我走出去,过了一会儿我悄悄趴到门口她依然没有要合上书的意思。过了好大一会,她才出来对我们说:“孙悟空太可爱了,我太喜欢他了!”
片段五:
晚上8:30我给她的小床上铺了厚的垫子,她把自己喜欢的毛绒玩具摆上了,自己满意的躺下后说:“我躺在童话王国了!”我一看,可不是嘛,枕头两边各有一只小动物在“保护”她。小床让她布置的可爱温馨。妹妹早就睡了,她依然兴奋的不得了,说床太舒服了。她说老师让早点休息,不一会儿也慢慢睡着了。
看到两个女儿可爱的睡脸,听着她们均匀的呼吸声,感觉幸福极了。我正写着日记,门开了,爸爸看完晚自习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