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12日星期四
孩子发脾气,家长的这个动作很重要……
专家说
专家说教育
阅读:29.8万
「孩子的脸,六月的天。」
很多家长最无奈的,莫过于熊孩子发脾气。
明明刚才还晴空万里,忽然间就大雨倾盆,狂风乱吼。
打不得、骂不得、哄不得、宠不得,不知如何是好。
孩子的脾气,就是他的语言
心理学上讲,孩子发脾气,因为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孩子的需求,主要有三方面:「陪伴、探索、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家长很难了解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便简单粗暴的先贴标签、讲道理,继而以威胁的方式压制脾气,看上去问题是解决,却会给孩子将来留下后患。
孩子的脾气,也是他成长的脉络
洪俪瑜说过:国人因文化的关系,并不接纳负向的情绪。
于是,许多家长见到孩子发脾气,第一反应就是阻止,让孩子有「气」无处可撒。
事实上,「发脾气」就像哈哈大笑、沮丧哭泣一样,都属于情绪的一种。
心理学也有结论:情绪对于孩子正在发育的大脑至关重要。每种情绪都有自己的作用,它们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人格。
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情绪的存在即有它的道理。
于孩子们而言,在不同的环境下,他有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表现。发的脾气越多,证明他对周围的人和事、生活环境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是他在成长的表现。
诸如:可怕的2岁、胆小的3岁、4岁的张狂执拗、5岁的自尊心爆棚,都是他们成长中的关键敏感期,既想把控周围,又不得不依赖他人,屡屡受挫,而不懂得表达的他们——
「发脾气」就是他们「求助」的声音。
所以说,当孩子发脾气时,请允许他们表达,而不是强行呵止或责骂。
被家长允许「发脾气」的孩子,也会顺利跨过这个阶段的成长。
爱发脾气的孩子千篇一律,让孩子发脾气的家长万里挑一。
在孩子的成长中,几乎每天都有无数次「发脾气」的可能性,当他们的脾气得到合理的释放,并有效地引导后,便会越来越懂得如何「发脾气」。
而那些被家长堵住「脾气」的孩子,就像被堵住的下水道,许多负责情绪留在心里,得不到疏解,久而久之,产生的负面情绪也会越来越多,形成性格里的缺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哈佛大学讲师、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Susan David曾经提出:
「一个人的情绪有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因素,即情绪敏感力,而取决情绪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时候他释放情感时,父母对他的态度。」
也就是说,孩子发脾气时,家长怎么处理,直接影响到孩子情商的高低。
1. 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要说教和批评
李子勋老师说过:「孩子发脾气,在亲子关系中,其实是一种双向冲突,孩子想借由脾气来控制父母,而父母又在孩子的牵制下,产生自己的情绪。」
也就是说,长期乱发脾气的孩子,通常是体会到了,可以通过「发脾气」来实现某些需求。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家长「视而不见」,不要说教,更不要批评。
因为,在孩子看来,批评也是一种亲密的表现。
如果孩子实在闹得厉害,可以适当地将「不」改成「可以」。
越是拒绝,越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反抗心理,这时,不妨走点弯路,缓和一下情绪。
2. 引导孩子,将情绪与理智结合
心理学上,「识别、鼓励情绪节制、联偶、选择、管理」的情绪管理法则——引导孩子从认识情绪、识别情绪产生的原因、给出方法,选择如何处理情绪,最后,实现健康的情绪管理。
事实上,面对一个随时「炸毛」的孩子,是十分考验家长素质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耐心再耐心。
孩子发脾气时,最需要的是爱。
请一定要告诉孩子:无论他是什么样子,我们都爱你。如果你觉得我们的爱不够,那么,请直接告诉我们。
一个真正被爱包容的孩子,才不会一次次用发脾气来赢得我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