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2 星期四 多云
今天,讲一个历史故事,名叫“甘棠遗爱”。
讲这个故事之前,需要先从“周召分陕”说起。
据载,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弟周公旦、召公奭辅政。当时,天下很不稳定,周、召二人决定分陕而治,史称“周召分陕”。(古籍所称“陕西”,均指今陕县以西。元明之后,陕西省之得名,亦源于此。)周召分陕石柱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块界石。这样,周公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稳定东部新发展的领地;召公的责任则是进一步开发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后方,为周王朝进一步开拓疆土解除后顾之忧。
周邵分陕这一事件在史书中均有明确记载。《公羊传.隐公五年》:“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史记.燕召公世家》也载道:“召公奭与周公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
关于周公,人们对他熟悉的多。他是西周开国元勋,杰出的ZZ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元圣”、儒学先驱。他封于曲阜,留朝执政,成王年幼,周公摄政。他制礼作乐,以“礼”治国,奠定了“成康之治”的基础。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相较于周公,人们对召公就知道的少一些。武王逝后,召公和周公共同辅佐成王,为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础,成就了一代贤臣良相辅佐君王的佳话。
据史料记载,召公奉命巡行南国,宣传周文王德政,曾经搭个草棚在棠梨树下,问需于民,听讼理政,使百姓各得其所,政通人和,深受人们爱戴。有人劝他找好一点的房子住下,他却说“不劳我一身而劳百姓,非先君文王之道也”。人们思念他的恩德,对他曾经听政于其下的那棵棠梨树,也不忍心砍伐。《诗经.甘棠》就是为此而作。
诗经 召南 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召公的德政被称作“甘棠遗爱”。孔子说“临睹甘棠,如见祠堂。”可见孔子对召公的推崇。都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两千多年过去了,召公的德行一直被称颂,就是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