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应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无私的爱自觉的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李镇西老师的这句话让我也更加清楚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初衷,先教会学生做人,后而做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以爱贯穿教育事业,达到教育事业的最高境界。爱是具体的,师生之爱,同学之爱,在点点滴滴的教学中,我会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
帮助伍建的故事让我看到了李老师班级的团结友爱,同学们都发自内心的对伍建伸出援助之手,这种品德离不开李老师的谆谆教诲。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班级中一个有多动症的孩子,他头脑不太聪明,却又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在上课时他故意弄出很大的声响,抢头回答问题,答非所问,所以刚开始我对他的态度不算友好,但后来我发现他也只是想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关心,他也只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子,我应该一视同仁,把耐心用在他身上,慢慢引导他,学习能力不行,我就先教他讲卫生,讲文明,和同学和谐相处,遵守纪律,保持一颗爱心,渐渐的他也成为了我的小助手,我们班级的小管家,和同学们相处的也很欢乐。
看到过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不仅是一句承诺,而且是一种甘于付出的奉献、是一种宽广的胸怀。我决心以此句话为导向,引导我们班的孩子慢慢学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我想,如果一个孩子心中萌生了这样的思想,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会竭尽全力做有意义的事情,哪怕是一个甜甜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如果人人都有了这样的意识,在一个班集体里生活学习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在成为一名班主任后,大大小小的琐事偶尔也会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带着情绪上课,难免会对学生发脾气,只要学生做错一点点,我的火气就会一冒三尺高,在阅读了几次李老师的书籍后,我也会正视自己的错误,如果能像李老师一样从根本上去了解问题学生的成因,去倾听问题孩子内心的声音,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暴躁,学生犯错误的几率一定会逐渐减少的。学会和自己和解,进教室之前一定要平复好自己的心态,用微笑来面对一张张稚嫩无暇的脸,用爱心来包容他们,轻松愉快的上好每一堂课。李镇西老师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快乐前行,我向往那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