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心与教育》—帮助伍建一文中,李老师开头一段写到:“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如果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应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无私的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爱的教育是浸润与传承,是出发点也是最终的目标。
读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就像是在回忆过去生活的点滴,同时也在思考未来的工作的方向,触动心弦又引人深思。
曾记得小学时我们班一位女同学也是因为母亲生病,家里贫困而没有饭吃,当时很多同学自发的组织在一起,从家里带吃的送到这位同学的家中,因为当时的经济水平限制,没有太多的零食和好吃的,仅有的是馒头煎饼方便面等,我们同情这位同学的遭遇,也体会到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温暖着彼此。那时候其实也不懂的爱的教育是什么,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耳濡目染到我们一些善意的事情。
所以书中有一句话总结的很到位:“师生之爱,同学之爱,都不应该仅仅止于班级内部,而应该有爱的扩展和升华。这种爱的扩展,是对周围其他人的爱—同学、邻居,以及一切素不相识但需要帮助的人;这种爱的升华,是对我们祖国的爱!”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流传着爱的美德。从这些爱的故事,我们感受和体验爱,学习和付出爱,让爱在教育中源源不断。爱是有境界的,当爱的教育传播到更多人心中,汇聚起来就是最高的境界。让人欣慰的是本章节中的小主人公的结局都是好的,都体现了爱的美好结局。
结合前面章节中的内容,让人不禁感慨一个人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所以日常德育教育非常重要,我们要教孩子学会爱,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