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不为了奖励而去奖励孩子(28)
马站二小1.3赵梓瑶5.2赵梓浩妈妈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情况,对孩子以物质奖励或其他奖励的方式督促孩子努力。“只要你这次考好了,我给你买你喜欢的那款乐高”、“只要你这次做的好…”,这样的话,我说过。我本是想奖励他对做这件事的态度,没想到奖励成了行为,以前没有在意,现在回头想想以前这样也不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从短期来看,几次物质奖励的确可以换取孩子的进步,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需求越来越多,在这时就会发现,“奖励式教育”对孩子而言,坏处远远大于好处。

其实,当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适当的奖励,我认为是对孩子的一种激励方式,但事实上这种行为无法长期地维持下去,一旦孩子没有了奖励或者没达到他想要的,后果是什么呢?如果用孩子喜欢的东西来奖励,他同意了做到了,那皆大欢喜,如果用他喜欢的东西,他依然不同意,没到做,没达到要求、没按照大人的想法来做,大人会用强制方式让孩子达到我们的要求,双方都不愉快,奖励刚开始有吸引力,时间久了,吸引力下降,自然就没有动力了。

昨天下午,我家孩子正在做作业,他回过头来和我说:“妈妈我作业快做完了,给我看会手机吧 ”我还以为他其余的都完成了,还问他你都完成了?他说没有,语文做完了。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要求,而是和他说你把英语作业做了吧!他接着回答我,语文作业那么多都做完了,你奖励我看一会吧!最后的结果他英语作业也没做,还磨着我答应他看了手机,我这才意识到问题,再这样下去可不行。是什么时候放松了对他看手机的管理的,我以前都是放大假才偶尔给他看,晚上还到点就收,最近怎么又拿出来了,这我得检讨自己了,怎么就放松了。

到了晚上,我就告诉他手机从今晚开始,不会再给他看了,我做事不能猛的就去立马执行,而是要先通知,让他心里知道有所准备,我要怎么做了。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可以给予孩子奖励,但掌握好奖励的度极其关键,孩子的得到奖励是因为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因为我们想要的结果而奖励,如果孩子有进步,哪怕是比前面好一点,这种也是值得奖励的,我们奖励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好的行为产生,不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

当然,我们的奖励不一定非得需要是物质性的,从某个角度来说,给予孩子物质性的奖励并不是父母负责任的表现。孩子自控力差,做父母关把不紧的话,你这次一答应,这个门已经打开了,就会有所松懈。把前面累计的全推翻了。

所以我要做出以下几点改变:对孩子要“善门难开”,任何事情不要答应的太快,让他知道不是所有的事,不付出就有收获。

我们可以提供一个方向给孩子做参考,这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不能强制孩子,因为连你自己都做不到,你凭什么来强制孩子?可以要求孩子,但不是非达到要求不可。

教育孩子,要先教孩子把人做好。教育孩子,首先知道怎么做人,但是小孩并不懂怎么做人,教育孩子基本的礼貌、彼此的关心、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做好,这些做人的基本内涵,才是父母首要的责任!

不要勉强孩子做你喜欢的事情,而要鼓励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句话是成立的。

不要把自己的理想灌注在孩子的身上,要使他自动。父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如果孩子认为“我的父母要我这样做,我不能让他们没有面子”,他没有感觉你压迫他的话,你就是成功的;如果他认为“真倒霉,你自己做不到就叫他做”,那就失败了。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情绪稳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给予他应有的自由、尊重、权利,用关心来帮助孩子在成长,而不是一味地限制和放任,打骂吼叫。

所有的事不是一下子就变好了,要慢慢改变,慢慢成长,慢慢适应,慢慢优秀。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63996
推荐日记
《考后反思》
《人生就像马拉松(23-10-15)》
《2023年9月1日 星期五 军训结束 (429)》
《三》
《劳动》
《日记》
《日记》
《亲子日记》
《山东博物馆游记》
《考试的烦恼》
《研学活动》
《亲子日记(212)2023年10月4日星期三》
《考试反思》
《10月14日,203~周末作业》
《亲子日记》
《搭积木》
《欢乐的周末时光》
《10.15》
《10月13日,202~第一次英语考试》
《挫败感》
《1056》
《10,15周日》
《 日记》
《冬天》
《月考反思》
《第539篇 爱自己,从学会偷懒开始。》
《342我的妈妈》
《亲子日记》
《日记》
《一直在路上(43)》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