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歌德曾说:“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
深以为然。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兼顾多项,成为全能型选手。
事实却是,但一个人能力范围有限,超出能力边界的事,是干不好的。
一个人最怕的,不是没有能力,而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凡事要尽力而为,更要量力而行。
所以,与其无谓努力,倒不如认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把有限的时间,专注在自己擅长和热爱的事情上。
当我们能够平视自己,才能看到最真实的自己和世界,行稳致远。
🐎🐎🐎🐎🐎🐎🐎🐎🐎🐎
事件一: 昨天下班后,孩子们和奶奶还没回来。我看家里没菜了,去楼下买些菜。
在一楼单元门口,遇到了回来的孩子和婆婆。孩子们一看我下来了,立马就跟着我走,我说我去买点菜,一会就回来,你们回家吧。俩孩子比我还快的跑到了前面,还问我有件吗?我说有。
先去取件,又去买菜。往回走的时候,俩孩子早跑到前面去了。博文走的垃圾桶南侧那条不是路的路,也不怎么回事,突然摔倒了,哇哇大哭起来,一个劲的说好疼好疼。我赶紧过去,把他扶起来,把身上土拍拍,我蹲下抱了抱他,哄了哄他。而羽彤本来早就跑到电梯那里了,但听见弟弟的哭声,立马又跑回来了。
博文也是个小“矫情”的,想要抱着,本来她俩拿着件,我拿着菜。羽彤一听博文想要抱着,立马把博文手里的件给了我,说她抱着弟弟。然后抱起比自己矮不了多少的弟弟就走。六十斤的娃抱着三十多斤的娃,怎么感觉那么让人感动呐。
事件二: 今天下午下班的时候,去绘本馆接羽彤,馆长正和我夸奖羽彤,羽彤的表达能力好,思维能力强,又听话又懂事的时候。她家于一果说英语课的时候,李同学被老师熊哭了。馆长说,那孩子是真皮,英语老师也和她说过,她说使劲熊就行。孩子妈妈送来就是为了学点东西的,不好好上课就使劲熊。然后立马画风又一转,多来几个羽彤这样的,那就省心了。哈哈……羽彤啊,在外面表现那么好,在家里可不可以稍微更好一些呢?
事件三:晚上饭后,羽彤写作业,我带博文卧室继续做我们的题。写话本来周五写了半张纸了,我一看不行,昨天给撕掉了,要重写。今晚写了半张后,她喊我,我过去一看,又漏了好几个字,句子不成句,又撕掉。第三次,写了两行了,又喊我过去,我一看写的不太对啊,好在字不多,擦掉改一下就行。经历了几番重写,最后写的啥样,没给我看,我也没看呐。
写完周记,听写字词,错了一个字一个拼音,纸下面加了点,称的拼音声母写成zh,一一改过来。总体掌握的还行吧。
最后给孙老师发了一段暖心话。自己录制的。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作业自己去完成!
事件四:饭后,羽彤要看会书在写作业,我说可以。本来正在看手机的我,一看羽彤看书,我说,我也得看书,要向羽彤学习,不能看手机。放下手机,我也拿了一本书看起来。不过,想的太好了,“臭小子”博文开始捣乱,我说我陪你做题吧。不做,要玩磁力片。好的。和他一起拼一个小院子。拼完带他去卧室做题去。我们不要打扰到姐姐。我们做题也很有意思,不是吗?迷宫,观察力,找错,数学……各种各样,应有尽有,真好玩!
在现在这样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有的人每天忙忙碌碌,一心只想着往前赶路,却忘记了最初上路的初心,看似走得很远,却早已经偏离了最初的航线。
把生活慢下来,耐心陪陪孩子,会有不一样的心境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