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和老爸他们一起参加表妹的婚礼,我跟着他们的车。记忆中的大舅是严肃的,可能和他的职业有关系,他可是铁面无私的检察官,是我们中国回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现在已经退休,变的风趣幽默健谈了不少,今天我们在车上讨论了关于孩子学习的问题,他告诉了我四个字“负耒横经”,据说是我太姥爷告诉他的,简单的说就是白天耕地晚上读书,意思就是要想学习效率高必须要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才能行。我觉的颇为有道理。
参加婚礼的感受就是“为什么女人要结婚”用婚姻做牢笼,用孩子做了铁链,何其悲哀?
今日分享:
“负耒横经”耒,是古代耕田时的一种翻土农具,类似于后来的犁;经,就是经书,圣贤之书。负耒横经,意思是说背着农具,手捧经书。古代儒家通俗读物《围炉夜话》里写道:“耕读何妨经营,古人有出而负耒,入而横经者矣。”所以,遇到类似古文中不懂的东西还是要多留个心眼,花多点时间搞懂它,不然弄错了容易被人笑话。
负耒横经,是对我国古代传统耕读文化的高度概括。白天背着犁耙外出耕作,晚上回到家手捧经书研读,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耕读”二字。中国历代都是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头等大事,因此历史上农业是排在前位的,手工业、商业都是末技。这是“耕”。至于“读”,在我国自唐代以来至清末,一千多年来都是科举取仕,也就是说是靠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的。所以古代才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还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样,耕和读,就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两件事了。耕读,并不是对立的两件事,而是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所以,同一个人可以做到亦耕亦读,“出而负耒,入而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