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每个年龄段都有要跟别人比较的东西,小时候的玩具要比一比谁的更好玩、上学要比一比谁的学习更好、长大要比谁的工作更体面,等有了孩子又开始拿自己家的孩子和谁谁家的孩子去比较。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总是乐此不疲地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比,或者把孩子当成自己炫耀的对象。当孩子表现优异,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胜同龄人时,家长便满心欣喜,到处吹嘘,但只要一发现孩子在哪一方面不如别人,便免不了要数落孩子的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成了判断自己家孩子的量尺,让孩子内心产生阴影。
作为成年人都经历过大大小小各种激烈的竞争,中考、高考、公务员考试、求职应聘等都是人与人之间实力的较量。要想不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就必须时刻衡量自己与对手的相对高低,以确保自己的优势,这是作为成年人长期竞争形成的紧迫感。相比心智稚嫩的孩子,家长往往对于孩子与同龄人的竞争更加敏感,对于别人家孩子的时刻关注,把成年人之间的比较同样用在了孩子身上。也许初心是好的,但这种比较未必能达到促使孩子进步的目的,反而有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父母作为孩子最信任的人,若家长持续处于不满、焦躁等糟糕情绪中,动不动就发脾气,总是拿某个优秀一些的孩子来跟自己孩子比较。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会逃避家庭甚至会讨厌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