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成了当代父母最普通的日常;陪伴缺失,是现代孩子面临的真实处境。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只要拼命工作,就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总想着多挣些钱再陪孩子,或者忙完手里的事再来陪孩子。可到头来却发现,钱挣不完,事做不完,孩子却眨眼就长大了。
时光不可逆,父母的陪伴是有期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是永远。所以不妨趁着假期,用高质量的陪伴与孩子一起享受亲子慢时光,守护孩子的诗与远方。
而陪伴也不是待在孩子身边就好,时间不能作为衡量的标准,高质量的陪伴胜过24小时随行。很多父母常常陷入一个误区,总觉得和孩子待在一起就是在陪孩子。其实不是这样的。高质量的陪伴要求父母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从生理、心理、精神、情感等多维度了解孩子言行背后的内心需求。如果父母只是敷衍了事,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就很难建立起爱的连接。
《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父母在实际陪伴孩子时,并非全情投入。47.6%的家长会“兼职”做家务,38.4%的家长会经常“看朋友圈、刷抖音”,49%的家长在陪伴时从不参与孩子正在做的事,而是选择旁观或忙自己的事,使亲子陪伴流于“形式陪伴”。没有精力的付出,没有全身心的情感投入,更没有心与心的交流,以各种理由忽略孩子,在陪孩子的事情上偷着懒。
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耗时间”的“陪着”,而父母做好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对亲子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大有益处,孩子也会因为父母的“高质量陪伴”而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