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大于学校教育,父母的认知,决定孩子的前途。孩子是种子,家庭是土壤,果实好不好,关键是家庭这个土壤条件决定的。越学越觉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是温暖的港湾,不是逼疯的港湾。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这样就会给孩子一种力量感,安全感。
课程目录
一、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特点
二、新时代家庭教育的要求
三、家庭教育的优势
四、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
物质文明越高代表人们离开野蛮越
一、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特点
总体特征:
家庭教育走向“四化”
生活化 情感化 多样化 科学化
1.家庭关系和睦,家庭生活稳定幸福,孩子生活在温暖的家庭环境中,享受着父母之爱;
2.重视子女教育已成为普遍的社会共识,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承担起这一义务;
3.尊重孩子的权利和内心的想法,并且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
4.新型的家庭关系正在形成,越来越自觉地用民主的态度对待子女,儿童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5.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青少年,家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
二、新时代家庭教育的要求
新时代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1.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
2.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3.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
5.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
6.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7.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家庭教育的优势
孔子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1.广泛的群众性
有多少个正常生活的家庭,就有多少所“家庭学校”,就有多少所“家庭课堂”就有多少组教育者。
2.强烈的感染性
《颜氏家训》: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孩子越小,感染性越强,效果越显著
3.特殊的权威性
家长的教诲,子女能够听从家长的批评,子女能够接受
家长的意图,子女能够心领神会家长的希望,子女能够努力做到
家长所厌恶,子女能够不做或克制自己
4.鲜明的针对性
知子莫若父 - -亲密关系
解决问题:稳准狠,对症下药
5.天然的连续性
父母与子女生活的整个过程,实质上是父母对子女进行连续观察、全面了解、系统教育的过程。
家庭教育是从生到死的教育--终身教育
6.固有的传承性
家风传承 - -生活作风、生活方式、传统习惯、家庭道德、为人处世
家业传承 - -子承父业(职业、兴趣、爱好、专长)
7.内容的丰富性
家是最小国 -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
8.方法的灵活性
随时随地相机而教
遇人则诲遇事则诲遇物则诲
四、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1.教育条件不平衡(环境 关系)
2.易感情用事(跟着感觉走--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慈母多败儿,恨铁不成钢)
3.相对比较封闭
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1.教育环境不同
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比学校教育更广泛
家庭教育负面影响难以回避和控制,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能够有效控制
2.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不同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不稳定 松散型
亲子关系是血缘关系--稳定 紧密型
3.教育者自身条件不同
教师经过专业训练,是职业,非终身制
家长未经过专业训练,是事业,终身制
4.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不同
学校教育依据国家意志和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家庭教育根据家长意志和社会需求培养人
5.教育内容不同
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中心(为国育才)
家庭教育以德行教育为中心(为党育人)
6.教育方法、途径不同
学校教育一般是班级授课制(集体化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对一或几对一(个体化教育)
7.组织管理不同
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领导、管理,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家庭教育的管理、决定权在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