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传统节日——重阳节
成长

图像

今天是重阳节!

您知道重阳意味着什么吗?

农历九月,天地阴阳早已开始转折。《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无射。其数九。”。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重阳大事记

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中说到,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朝

据《西京杂记》和《荆楚岁时记》记载,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和大型饮宴活动。

三国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

晋代

陶渊明在《九日闲居》提到菊花和酒。表明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

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明朝

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当今

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

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

2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3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4

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76240
推荐日记
《用“心”来“看”教育》
《每天都是新的开始❤️第55篇》
《亲子日记,180。无奈的周末》
《感动的一天》
《重阳节》
《日常生活》
《形象的比喻》
《日常》
《反思》
《20231023》
《第六篇亲子日记》
《上学记》
《2023.10.23星期一》
《2023年10月23日开心的一天》
《亲子日记第232篇》
《亲子日记 说好的》
《静待花开》
《爸爸的陪伴》
《家长会》
《岌岌可危的母女关系》
《10月23日》
《生活中的小美好》
《亲子日记补发2023年5月9日的日记》
《做孩子的啦啦队》
《摘苹果》
《亲子日记第430篇》
《一点感悟》
《战胜惰性》
《关于写字好看的故事》
《宅在家》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