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家庭教育的四大铁律
春风

图像

那么,家庭教育的“道”是什么呢?武际金校长在《校长陪你做父母》这本书中提出了四大铁律学说,对“道”做了一个完美解释。这四大铁律分别是,关系重于教育,身教重于言传,成长重于成绩,相信就会看到。

一、关系重于教育

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没有关系就没有教育。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首先要处好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关系,而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尊重的关系。

先说亲子关系,如果亲子关系融洽,父母乐于倾听孩子的心声,父母的话孩子才愿意听,家庭教育才有效果。反之,如果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对孩子动辄打骂,导致其叛逆心加重。这时,任何高明的教育方法,其效果均为零。

再说师生关系,古语云“亲其师,重其道”,学生尊敬和喜欢老师,才会相信老师传授的知识,孩子的成绩才会好。许多明智的父母,自觉树立老师的权威,告诉孩子“要听老师的话”。然而,极少数的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无端地指责老师,导致孩子不信任老师,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没有权威。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对孩子没有任何益处。

最后说一下家校关系。家长和学校本来是天然的.同.盟.军,因为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共同教育好孩子们。然而,现实中的家校关系却不尽人意。认真负责的老师,往往对孩子会严加管教。在现行.制.度.下,这是要冒极大风险的。当然,严加管教不等于.体.罚,管教的方式有多种多样。

可是,有的父母不理解老师的用心,认为老师故意和自己的孩子作对,于是采取各种方式找老师的麻烦。教育管理机构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方法,对老师进行处理。这种方法,貌似家长和孩子取得了一定好处,实际上最终受到伤害的是孩子自己。因为,这会让孩子骄傲自大、无.法.无.天,这样的孩子,以后有谁敢管教呢?教育孩子的机构有三个,家庭、学校和.监.狱,失去了家庭和学校的正确管教,孩子的未来去向大概只有一个了。

由此可见,关系重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没有关系就没有教育。

二、身教重于言传

在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下午放学后,孩子去书房做作业,家长则在客厅里看电视。偶尔看见孩子向客厅偷瞄,家长就会大声呵斥:“看什么,抓紧做作业!”

若孩子还小,他可能只是内心不满,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若是孩子大了,他可能会反驳:“凭什么你就能看电视!”家长往往无言以对。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现上述情况,说明家长没有明白“身教重于言传”的道理。因为孩子不会听你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做。你的一举一动,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时,最好的方法是家长马上关上电视,然后拿一本书或者杂志,静静地陪着孩子读书。如果你不喜欢读书,也可以干点家务,以不影响孩子学习为前提。

家庭就是一台大型的“复印机”,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原件”到“复印件”的复制工作。虽然孩子的模仿能力强,但是辨别能力差,不管是家长的好习惯和坏习惯,他都会照着做。因此,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谨言慎行,给孩子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避免让孩子染上坏习惯。

就拿我的女儿来说,她升入初中后,进入了青春期,个子长高了,身体也壮实了。她最大的变化是开始和我们顶嘴了,我说一句话,她有十句话等着,她经常说的口头禅是“你们为什么能这样?”

说实话,作为父亲,我自以为以前和女儿关系不错,女儿竟然还是有点叛逆,我起初难免有挫败感。但是,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后,我明白了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就释然了。最关键的是,我明白了“身教重于言传”的道理。

于是,我做出了改变,不仅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而且善于倾听女儿的心声,尊重她的看法。慢慢地,女儿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小,我们的亲子关系又变得融洽起来。我想,女儿的变化,与我明白“身教重于言传”这个道理悉悉相关。

三、成长重于成绩

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选拔人才主要靠分数。虽然有一定弊端,但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这是一个比较公平的.制.度.。因此,许多家长给孩子制定的目标是考高分,甚至考满分,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家长陷入了“唯成绩论”,忽略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在一个班级里,永远只有一小部分孩子成绩优秀,而大部分的孩子,虽然成绩达不到优秀,但可以做到成长优秀。因为,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孩子具有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比如成熟的心智、健全的品格、高尚的道德、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终身学习的能力、良好的习惯、善于交往的能力等等。这些素质,很难在成绩中表现出来。

我们要明白,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年间1000多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顶尖人才,他们的成就远低于预期。这说明,成绩好不一定能力强,知识不如能力。

有的家长只看重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对其道德的培养,结果造成了许多悲剧,比如.马.加.爵.事件。虽然这只是个例,但也充分说明了能力不如品质,品德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幸好,女儿就读学校的校训是“孝行天下、德伴一生”,培养目标是让孩子们德才兼备。因此,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品德高尚。这样的学生,也更能适应社会。

总之,成长重于成绩。对于家长来说,培养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孩子,远比一个冷冰冰的分数要重要的多。选择比努力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幸福比优秀重要

四、相信就会看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跌倒了,如果家长鼓励他,让他自己爬起来,他就会慢慢爬起来;如果家长马上去扶他,那么下一次他跌倒了,他就趴在那里不动,等着你来扶。

这就是相信的.魔.力,相信就会看到,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一种向上的坚强信念。你相信孩子能行,他就真的能行,你不相信孩子,他就表演不行给你看。当然,你也不能好高骛远,要定一个孩子抬抬脚就能达到的合理目标。这样,既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又不至于因为他努力也达不到目标,而丧失信心。

关于相信的故事,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他来到一所普通中学的教室,随机圈了几个学生的名字,然后告诉老师,这几个学生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来到这所学校,惊奇地发现,被他选中的孩子智力发展迅速。

我想,正是因为老师对罗森塔尔教授的话深信不疑,经常鼓励那几个孩子,从而对孩子产生了积极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大大增强,开始以优秀生的标准要求自己,慢慢地,他们真的成为了优秀生。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某一方面可能有天赋。但是,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具有一双慧眼,对独特的孩子有极大的包容心,善于发现他的长处,相信他能行,并且不断鼓励和培养他,他就真的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相反,如果家长和老师视独特的孩子为另类,只看到他的缺点,不断地打击和挖苦他,让他丧失信心,他真的就成为一个蠢材。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天才,你相信,我相信,相信就会看到。

这四条家庭教育铁律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缺一不可。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如果你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了困惑,试一下这四条铁律吧,相信你一定会收获满满!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76960
推荐日记
《值得记录的一天》
《简单幸福235》
《好习惯养成记》
《晴》
《10.23 星期一 晴》
《加油妈妈》
《开学一个多月了一直没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十月二十三日晴》
《爷爷奶奶节日快乐》
《亲子日记》
《《长安三万里》有感》
《10.23》
《第394篇。孩子的成长。》
《九九重阳节》
《口述日记》
《加油》
《第579篇 暖心的女儿》
《日记一四二》
《快乐》
《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
《好事打卡》
《与他人分享,快乐自己!和谐你我他!》
《在孩子关键期给孩子关键东西》
《美食》
《2023.10.23 晴》
《2023年10月23日星期一天气晴》
《小记2023年10月23日星期一晴》
《亲子日记 10月23日 重阳节》
《932暖心男神》
《亲子日记第548篇《管理员》》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