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随记
嘉琪妈妈

2023-10-22 星期天 晴 亲子日记第2143天——七年级嘉琪妈妈

  周末时光,一早醒来醒来家里竟然没有电,一看手机傻眼了,还有百分之十的电量。看看社区群里,看到有业主在询问,这是整个小区全部停电了,刚开始还以为电卡没有费用了。既然这样那就节约用电,给孩子爸爸发信息,让他在公司洗澡,家里没法烧热水了。谁知之后孩子爸爸打来电话,仅存的一点点电也没有了,手机关机喽,也罢,难得清净,回味一下没有手机的感觉。

没有电,但是有煤气灶,可以做点简单的面条。蔬菜、鸡蛋全部加入,也不错的早餐。送嘉琪去画画,本是金秋菊展,老师们计划去菊展现场让孩子们写生,后来改了地方。去了孩子幼儿园的门前,孩子的美好童年在这里待了三年,非常熟悉,充满了爱的回忆。

送下嘉琪,回家看二宝。从开始吃饭,二宝就一直吆喝着要去看好伙伴。也是,回家大半个月,非常喜欢想念了。我们做好计划,先接上姐姐,然后回来再去。早饭后带着去观赏一下美景。一年一度的金秋已经拉开帷幕,今天应该是最后一天了,抓住美景最后的尾巴。来到广场,人来人往,看到很多人手里拎着花盆,车筐里也满是菊花。这是要撤架子的节奏。往里走起,不见了菊花的踪影,弱弱的只看到大标志面前,歪七扭八的散落着几盆无人问津的小花,这是大家挑选完剩下的,特别孤单。带着二宝去人群密集处,这里的菊花挺多的,里外围着观赏的人,还有保安在看守着花,不然这些花也早已不见了踪影。本打算赏花,怎奈人太多,这里面也有跃跃欲试准备搬花的人吧,当然也不乏爱华赏花之人。

我带着二宝离开人群,去别处转转。临走之前带着去搜罗几盆落下的小花,拿回去浇浇水,也可以恢复生机,静静的等待花儿竞相开放。

接姐姐啦,她们正在认真的画着,很多已经完成大作。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艺术天分,菊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分享:两种“极端”的回答,伤孩子最深

“妈妈,我可以再玩十分钟吗?”关于这个问题,有家长会妥协答应,也有家长一言不合就给孩子一顿“竹笋炒肉”。而实际上,任何一种错误的回应,都会让孩子失去笑容。

听过这样两个故事,就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在《妈妈是超人》这档综艺中,马雅舒袒露自己曾是妥协型的妈妈。孩子会用哭,在吃饭前“争取”一支雪糕,也会在厌学时,用哭来抵制上学。而每次看着女儿委屈巴巴的样子,马雅舒都会心软。但这些退让,没有让女儿变得乖巧,反而让孩子愈发任性,险些被学校劝退。这种没有原则的娇惯,会让孩子一再试探父母底线,变得肆无忌惮。而没有余地的拒绝,也会让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宝妈群看到有人分享过一个真实故事。一位妈妈在不久前发现小升初的女儿,和班上的同学一起逃课去网吧。而这也不是女儿初次“犯错”,她从老师那里得知,多次补课女儿都没去。由于家长和老师沟通少,这才被孩子骗了过去。有热心肠的群友,问了她一句:“你女儿没有玩的时间吗?是不是她一碰电子产品,你就抢走?”

宝妈如实说,平时女儿的日程表都安排得很满,游戏时间少,朋友也寥寥无几。以前她想孩子全心备考,如今却对女儿的叛逆感到有心无力。一位心理学家曾说:“频繁对孩子说‘不’,会让他们觉得被父母推到了门外,会委屈,甚至愤怒。”

拒绝就像一剂有副作用的药,能让孩子不被宠坏,却也会出现“报复性补偿”的局面。孩子想要玩时,正确的做法不是立马妥协,更不是强势阻止,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把握一个度。家长不能理解孩子,就像用药不知病因一样,越是激进,隐患越大。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77032
推荐日记
《亲子记录683天》
《亲子日记第十一篇》
《成长日记第34篇》
《10月23日》
《皮实的娃们》
《2023年10月23日,星期一,天气晴284篇》
《日记26》
《孩子们争书桌90》
《重阳节》
《开学一个多月了一直没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2023.10.23 星期一 天气晴》
《2023年10月23日 周一 晴》
《《长安三万里》有感》
《陪伴》
《背古诗》
《随记》
《31.周一的夜晚》
《2023.10.23 亲子日记第232篇》
《2023.10.23第224篇为儿子点赞》
《随笔》
《2023.10.23 星期一 晴》
《亲子日记》
《董柏言的口述日记》
《简单幸福235》
《重阳节的由来》
《口述日记10月23日》
《重阳节》
《努力》
《第132篇 梦想的地方》
《快乐》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