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理性,源自于认知。认知越高,理性越强。人的认知分为六个层次:无知,信息,经验,智慧,思想,理念。无知之人,与猴子一般,在他们身上欠缺理性,充斥的都是满满的感性,而且还是难以把控的感性。
当人从各种信息中梳理出一些普遍规律,在自己原有的认知框架中添加这些规律,就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经验系统。
就如峨眉山猴子的行为方式信息被口口相传、网络散播之后,很多没有见识过峨眉“猴性”的人,也就对它们有了一定的了解,间接地认识到了它们。被抢游客,之所以放弃自己的食物,与他人的“道听途说”很有关系。
如此的行为方式,就是人类智慧的表现。
谈谈“思想”与“理念”层次。
峨眉山的猴子不怕人,有的甚至还敢主动攻击人,之前发生过的猴子伤人事件就是有力的佐证。峨眉山的猴子为何不怕人?又为何敢攻击人?纯属惯出来的!峨眉山的猴子与其他地方的猴子不一样,因为它们生活在全国5A级旅游景区,它们的存在对景区的名气而言绝对是“加分项”。很多人来峨眉山,不仅因为这里是中国佛教名山,也因为要见见山上的野猴们。于是,它们被视为“宝贝”,管理部门严禁游客以任何形式伤害到它们,游客们也自发地给它们投食以示友好,让本来惧怕人类的它们慢慢接近人群。几经试探之后,发现非但没有受到伤害,反而讨要到了各种美食。于是,它们得寸进尺了,最终就变成了无所顾忌的“强盗猴”。
过度的保护和放任其行为,最终养成了“强盗猴”的习性。倘若没有个别游客的放任行为,峨眉山的猴子也许就是“正常猴”。这像极了“溺爱型”与“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从猴子的习性养成到孩子的行为养成,从正面管教到溺爱放任,把生活案例进行系统化梳理之后,迁移到孩子的教育上,进行专业化挖掘,认知水平就慢慢上升到了思想与理念的层次。这就是以猴见性,以猴见教。这也是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重大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