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带小宝去补牙,补的过程中,牙医操作时碰到了小宝的嘴角,当时这孩子一声没吭,回家路上才说差点没忍住。疼啊,这不,有理由上午不去上课了。下午接了她之后去了一趟姥姥家,都在城里了,因为小宝天天上课,早出晚归的,一周才能见一次面。
晚上带小宝去新华书店看了一场电影,影片是2023奥斯卡最佳动画《男孩、鼹鼠、狐狸和马》,讲述了一个男孩、一只鼹鼠、一只狐狸和一匹马,四个孤独的灵魂在寻找家的过程中结伴而行,并在彼此身上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短片中的小男孩,自卑敏感,在和鼹鼠、狐狸和白马共同寻找家的旅途中,会因为一次小小的意外而自责伤心,不断地说对不起;也会因为走了很远仍看不到家的时候,会感叹路途的遥远,觉得自己办不到,永远都找不到家。
他像极了生活中那些自我价值感低、不自信的孩子,在犯错的时候悲伤不已、内疚自责,在遇挫时自我否认,喜欢从父母、老师及同伴的评价中,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一旦发现他们对自己表现出指责、批评、不满意,内心就会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值得被爱,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中无法自拔。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做的是像短片中狐狸和马一样,全然理解和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影片传递了关于善良、友谊、勇气和希望的信息,给予我们真正的家的指引。
短片中的狐狸,拥有凶恶的外表,对世界是防御与冷漠的。短片虽没有诉说它经历过什么,但从他警惕小心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也许受过伤害,因此不敢轻信别人,一直和大家保持着距离。
然而,它内心又很想靠近同伴,想融入到集体里,但担心被拒绝,所以刚开始的时候默默地跟在小男孩和鼹鼠的身后。
幸运的是,大家既没有因狐狸的不合群而敌对、排挤他,没有嘲笑他沉默不语,也没有强迫狐狸和他们交流,给予其充分的尊重和允许,尊重狐狸的意愿,允许它默默地跟在身后。
尊重是关系的重要基础。通过尊重、接纳、真诚建立的关系是安全稳定、自由且有边界的,这种关系是有治愈作用的,能够一步步打开人的内心,卸下防御心理。
在嘈杂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有安全和幸福,被爱和被接纳感,需要有家的感觉。 最好的爱与支持,莫过于智慧的陪伴,心灵的共同成长。真正的友谊是不离不弃,分担泪水,共度时光,直到心中重新充满快乐与希望。
这是一部大人小孩都适合看的一部影片,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永远比成功更重要。生活即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引领孩子去追求真善美。善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精神。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要陪着孩子一起看看这部影片,也可以看这本书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