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读了《爱心与教育》中的我对“后进生”的认识及转化这一小节,李老师从家庭、学校和个人三方面的原因分析了后进学生产生的原因。作为老师,我们能做也必须做的是把着眼点放在学校教育方面。就班主任工作而言,我们要把后进生教育放在整个集体教育中来考虑。李老师认为转化后进学生,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感情倾斜。教师对“后进学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后进学生”们几乎从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教师应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其次,这种“爱”不应该仅仅来自老师,还应来自学生集体,要让“后进学生”感到不但老师没有歧视他,而且同学们也在真诚地尊重他,进而唤起他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并把这种感情转化为上进心。
第二,唤起向上信心。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设法唤起他向上的信心。
第三,引导集体舆论。事实上,比起教师单枪匹马的操心,学生集体的健康舆论更有利于“后进学生”的转化。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
第四,讲究有效方法。转化“后进学生”除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还必须有“十八般武艺”的行为引导、规范甚至必要的制约。
总之,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帮助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