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母亲如果在小时候缺爱,她心中便会埋下一种期待,那就是成年后要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她一般会下定决心,绝不在成为自己父母的翻版,而是要给孩子很多的爱。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她潜意识里并不知道如何去爱孩子,因为在她的成长经历中,并没有习得如何去爱。
在她情绪波动或焦躁不安时,她会不自觉地用曾经父母对待她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即便她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却仍无济于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心理学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她的内心并未得到充足的爱,童年的创伤没有得到疗愈 ,于是,这种情境一代代传承下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要想打破这个循环,就必须疗愈自己的童年创伤,一点点拿回自己的力量,学会和原生家庭和解,与自己和解,学会爱和被爱的能力,只有才能让下一代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