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首要看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忽视了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而我就是众多家长中的一员,更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尤其今年是往年以来学生最多的一年,他们将面临的是更加严重的竞争和考验。所以在弟弟的学习上格外用心和严格,希望在一年级能给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弟弟入学以来,我一直处于一种焦虑的情绪状态,他总是比同班的其他同学慢一点,从最初数字分成到现在的拼音,付出了很多时间和努力,但总是事与愿违,每次都达不到我的期望。我就会很焦虑到极致,以至于到暴躁的情绪,会指责会动手。他那无辜的小眼神看着我的时候,我心里很不舒服,但总是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情绪。通过这次讲座让我明白了太情绪化的教育不仅没有任何效果,反而让孩子反感,失去学习的兴趣。要学会思考,不能以暴制暴,更不能用情绪去伤害自己的孩子,毕竟精神伤害远比肉体的伤害对孩子的创伤更严重,更会造成孩子的心里问题。
有位妈妈告诉我: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很优秀时,慢慢的去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就跟孩子知道我们没有别人爸爸妈妈那么优秀,一样很爱我们一样。这些话也瞬间点醒了我,是啊,自己并不优秀,为什么非要逼着孩子去做自己期望的事情呢?不能以爱的目的去逼迫他,更不能把大人的想法强加在他的身上。相反给他制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好的生活氛围,可能效果会更好。通过这几天的实验,不管说的好还是不好的情况,都会以鼓励的方式给予加油,反而增加了他的积极性,相比刚开始的不敢读,到现在试着去尝试自己拼读,有了很大的提升,进步了很多。反观,自己的情绪也慢慢控制,先自身改变才能有更多的说服力去改变他们。
突破自己,认清错误,不要让情绪控制了自己,用爱和放手来陪伴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