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 星期四
亲子日记第1071篇
父母要给孩子做好表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严以律己,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父母是最棒的,并为有这样的父母而引以为自豪。这就给父母与孩子进行正常交流和沟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同时也让孩子做做当父母的角色,让她体验一下做父母的难处,角色的互换就很容易赢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是父母与孩子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不妨试试和孩子轮流做家长,让孩子体验一把做家长的感觉,负责整个家庭某一段时间的日常事务。到时候,她不和我们沟通,恐怕也不行了。
要学会和孩子交朋友,放下父母的架子,坦开自己的胸怀,尊重孩子的观点,和孩子平东地交谈。给孩子营造一种她已是大人的气氛,让她享受大人的部分权利,同时引导她自觉地履行大人的义务。如果做到这些,她与父母的共同语言就多了,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自然就容易了。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什么都告诉我们的,父母和孩子就会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学会设计启发式问题,很多家长对于沟通问题的认识往往处于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家长说的话孩子听了,这就是沟通。家长成长年代的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她们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很贫乏。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学会设计问题,用问话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尽量不要用陈述句,而要尽可能地让孩子说。“问”在今天是一种高级的交流形式,父母的提问也应该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家长在这方面应该加强。
沟通的问题要具体化,家长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却又特别空洞。比如“你可得好好学习,”这种语言表达在今天对孩子的教育的无效的,也是无益的。因为这些话缺乏明显的可操作性,作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积极的方式是要以一种具体的问话,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地与孩子沟通,这样就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动的方向。
四六班王子欣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