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星期四天气晴
前几天读过武际金教授写的《峨眉山的猴子都是“强盗”!它们竟然是被人教坏的!》一文感触颇深。
过度的保护和放任其行为,最终养成了峨眉山“强盗猴”的习性。
这像极了“溺爱型”与“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不是吗?
人的理性,源自于认知。认知越高,理性越强。
人的认知分为六个层次:无知,信息,经验,智慧,思想,理念。
无知之人,与猴子一般,在他们身上欠缺理性,充斥的都是满满的感性,而且还是难以把控的感性。
当人从各种信息中梳理出一些普遍规律,在自己原有的认知框架(图示)中添加这些规律,就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经验系统。就如峨眉山猴子的行为方式信息被口口相传、网络散播之后,很多没有见识过峨眉“猴性”的人,也就对它们有了一定的了解,间接地认识到了它们。
从猴子的习性养成到孩子的行为养成,从正面管教到溺爱放任,把生活案例进行系统化梳理之后,迁移到孩子的教育上,进行专业化挖掘,认知水平就慢慢上升到了思想与理念的层次。
现在的孩子有很多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惯出来的。就比如在超市,我发现一个小孩,他看见了一个玩具。非要买。家里已经有很多很多的玩具了,这一个玩具跟家里的玩具有一个相同的,我们就不买了吧。可是孩子就是想买,哼哼唧唧的,最后哭了起来,爸爸看到孩子哭了就给他买了。这是不是就是溺爱呢?
就比如孩子爬山,出来玩就是要爬山,那么孩子想坐索道,就要跟他讲道理。你如果坐索道的话,就不会发现行走在路上的风景。爸爸妈妈温柔的坚持,孩子一定会一样坚定的。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