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我和万同的故事》这一章节,我被里边的故事深深的吸引,本来是计划一天读2个小故事,但是接触第一个小故事就停不下来了,一晚上读了6个小故事,真的被李老师和万同一幕幕的场景所感动。从李老师第一次接触万同当“福尔摩斯”,到同学们对万同的关心“我们才是你真正的哥儿们”,再到万同自我的改变“语文考试得了76分”,最后到万同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成为我们国家“最可爱的人”,万同一步一步的变化都是李老师用真诚与班级管理的智慧感化的,体现了浓浓的师生情,也是同学们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对万同的帮助下所改变的,体现了浓浓的同学情。
李镇西老师对后进学生的教育观念令我深深的钦佩。针对万同这种“痞气”的孩子能够让他慢慢改变并不是一天两天所能感化改变的,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教育智慧。万同成为后进学生,家庭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也有学校的因素,小学老师对他没有进行耐心教育,出现问题经常打他,同学们也看不起他。这样更让他对学习产生了厌恶心情。可见我们作为小学的班主任对孩子影响非常大。其实小学的孩子还没有那么多的叛逆,就像李镇西老师所说如果教育者否定学生的两重性甚至认为学生的真诚不过是在演戏,那么,教育者不但低估了教育的复杂性,而且还会伤害学生心灵中渴望做“好人”的道德萌芽。作为班主任我们更要看到孩子这一特点。
在二小我接的第一个班级是拥有76人的大班额的班级,当时我们班也是很多调皮的孩子,尤其是全学校的“老大”荆程同学是出了名的混世魔王,当时红领巾监督岗在楼道值日,他一个星期就为我们班扣了72分,我一到下课就往教室跑,为了阻止他到处跑。上课他经常做各种小动作,三年级刚开始用钢笔,他每天都能够把他前边的同学弄的浑身是墨,每天都有家长向我反应,同学们都很讨厌他。没有办法我把他调了前边,他又向后做鬼脸,课堂直接进行不下去,我只能请他妈妈来陪读,他与万同不同的是荆程同学有个好妈妈,他的妈妈很注重他的学习,然后每天来陪着,陪了一段时间好一点,当她妈妈不来的时候他又现出原形,但是他的妈妈也得上班,我就动用我们班小班长,上课时刻提醒他,下课的时候形成帮扶小组,给他听听写,背背书,刚开始他也不听话,我就以奖励的形式,看看哪个帮扶小组进步最快就奖励谁。一次我们班“老二”进步很快,我就着重表扬我们班“老二”,他很不服气,发誓一定超过他们。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真的慢慢改变了。正好秋季运动会,他跑步能力特别强,参加跑步为我们班赢得了两张奖状,一下子成了同学们的“英雄”。同学们也开始乐于帮助他,只要他课堂上回答问题都会热烈鼓掌,他也特别开心,到了期末真的没有考个位数,我也发钢笔本子奖状进行表彰。寒假家访他的妈妈说这个假期很自觉,自己主动做题,写作业了。我为他的改变感到高兴。我也感受到在班上营造一种正气、一种温暖的班级氛围是多么的重要。
李镇西老师面对万同是付出了真诚,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是尊重他的自尊的,孩子都是敏感的,只要你对他们一点好,他们都能感受到,尤其当班主任我们更要有一颗细致的心,用真诚换孩子们的真诚。我会继续跟李老师学习,学习更多的班级智慧,当好班级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