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共读了《爱心与教育》中的《我和万同的故事》,李老师用一个个和万同同学之间的故事,让我好像真的旁观了万同同学的初中时光。
在“我当了一回福尔摩斯”一章中,我感受颇深。身为老师,有时要选择性的“装傻”。方同第一次偷东西时,李老师“明知故问”,用言语去打动学生的心,让孩子自己主动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去弥补。我认为这种办法在一年级教学中同样适用。一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薄弱,有好多事情都分不清对错,身为老师可以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去找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在“他给自己找了个帮助人”这一章中我也学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找帮助人。一位是自己,每个人的上进心和意志都是自己最严厉的老师;另一位就是同学。通过这些日子和班里的同学相处,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都很崇拜学习优秀的学生。每次班里有做题全部正确的,我就会点名“大肆”表扬他们,其他学生们都会积极的鼓掌,崇拜的眼神挡都挡不住。在班级里我也实行了“优秀生”带“后进生”的办法。吃完午饭后或课间闲暇的时间,“后进生”有不会的题可以来找我寻求帮助,或者是找他的“帮助人”寻求帮助。
通过李⽼师教育“后进⽣”万同转化的过程,以及许多感⼈的故事,我钦佩李⽼师那耐⼼细致的⼼灵教育,李老师对万同的⼼灵教育远远⼤于知识教育,他⾸先转变的是万同的思想与⼼灵,让他被爱,有尊严,有自信,不孤独,让他“抬起头”是万同转变成功的关键。让“学⽣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这是李老师的人格境界,也是我所要追求和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