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开始,从昨晚开始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已至深秋时节,跟前两天比起来明显感觉降温了,秋风萧瑟,一场秋雨绵绵,秋意浓浓。
睡了个懒觉八点多才起,起床做了早饭,昨天剩的包子花卷放进烤箱里烤一烤,熬了西红柿鸡蛋汤,炒了青豆芽。吃完饭跟闺女商量着上哪玩,决定去小窑玩,闺女说作业挺多捎着写,哈哈😄 ,写作业很积极。两个星期前我们去过一次,我们觉得挺好,这次决定再去一次,去村里走走,感受一下这个错的文化底蕴和古朴美丽。
沿途风景美丽,深秋时节,道路两旁树叶五彩斑斓,粉黛乱子如烟似雾,不知名的小花仍在热烈的盛开着,新修的柏油马路在雨后更显干净,经过一段上坡路,到达最高点,远处的水库和青山赫然在目,顿感豁然开朗,远山如黛,水库如明珠一般镶嵌在大地,美好的风景在路上。
来到美丽的小窑村,这里便是远近闻名的“一门五进士,叔侄三翰林。”丰厚的文化底蕴,清幽古朴的环境,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遥望远处的双凤山,想象古人推窗看着双凤山,四时更迭,景物变迁,冬去春来,古人在这里勤耕苦读,考取功名,为国效力,为家族争光。
来到探花府,闺女在一张桌子上写了作业,感受了一把古代人的学习环境,穿上了探花服,拍了照。
来到村里走走,随处可见的石头房子,青瓦灰墙,古香古色,梦里老家的样子,干净整洁的街道,到处是美丽的小花,清幽雅致,跟闺女走到一条小胡同,胡同尽头是石头垒的矮墙,矮墙安了一扇半人高的木门,我想过去看看,走近一看,开门见山,又见水,
真是绝妙,几声鸡叫,更显清幽安静,心想,每天对着这样的风景,人也变得心情特别好。
走着走着飘起了小雨,一位八十多岁的驼背老奶奶,看我们不是本村人,就热情的说下雨了可以到我家来避避雨,我家虽然不好,别嫌弃之类的,我听了有些感动,到了谢,说我们一会就走。我想,这个村民风淳朴,是一代代优秀的祖先积累下来的,这里的后窗低矮,刚及一人之高,而且没有防盗设施,如果不是民风好估计是不会这样设计,我想,住在这个村里的人们一定是幸福感特别高。
一边走,一边跟闺女聊天,说说看到的,想到的,拍拍照,感觉不错。就是要多走,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