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读了李镇西老师与万同的故事,有了许多收获。生活中不免有像万同一样的“后进学生”,他们调皮、不遵守课堂纪律、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但万幸有了李镇西老师的耐心教育与引领,才有了后来着一身戎装的万同。
针对万同偷拿同学随身听一事,李镇西老师并没有当着同学们的面戳穿他,而是选择了轻松自然的谈话的方式,既让万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保全了他的尊严,并且从这一事件中,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在上周的阅读内容中提及到,真诚和睦的家庭,不但是孩子生活的温馨港湾,更是他们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良好环境,而家庭离异和家庭教育方法的不当,是使孩子成为“后进学生”的重要因素,其次,教师的歧视也会使他们丧失自信和自尊,甚至是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对教师乃至对教育的敌意的种子。而万同的现状,正是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
当万同多次犯错时,李镇西老师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寻找合适的方式去教育和引导。他启发和鼓励学生主动举手直面自己的表现并且接受老师的帮助,在这一刻,举手的同学们在教育者眼中,并不是被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揪出来的后进学生,而是主动请求帮助的渴求上进的学生。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如果教育者否定学生的两重性,甚至认为学生的真诚不过是在演戏,那么教育者不但低估了教育的复杂性,而且还会伤害了学生心灵中渴望做“好人”的道德萌芽。
在面对万同犯错时,李镇西老师多次用了一个方法——依靠班集体的力量。每个人的上进心和意志都是自己最严厉的老师,除此之外,班集体的力量不容小觑,这也正践行了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思想,将集体教育与个人教育相结合,用集体的力量去影响个人,并且将“动之以情”的关心与吧“晓之以理”的教育融合为一体。正是有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与引导,万同在人生路上找到了自我的价值,也正是有了老师和同学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才让教育散发出了真正的光辉,有了一批又一批心心相印的学生,教师便成了情感富翁和精神巨人,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者,再没有比自己的人格丰碑铸在学生心目中更崇高的荣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