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李镇西老师《我和万同的故事》,感慨很多,特别是李镇西老师能够用自己的宽容和对学生的爱是可以持续那么久,而且李镇西老师也能够把和万同的斗智斗勇的故事记录下来。这也给了我反思和震撼。
这是我教学的第十四年。我一直教着小学中高年级,从工作起我总认为自己自己做的不错,任何时候都兢兢业业,把时间精力都放在了备课、上课、课后辅导上面。一般班级成绩都还不错,而且后进生进步比较快,也曾经获得了家长的肯定和认可,他们一般见了面都会肯定我的付出,让我感受到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我是一个不会写作记录的数学老师,对于阅读和写作,我很羡慕李镇西老师的坚持,能够记录下和学生成长的美好回忆,但是我做不到。对于阅读是这几年才开始读书的,因为我感觉到跟不上学生的脚步了。 我就开始对一些数学实录进行了学习,也不断开阔了自己的思维,慢慢地变得不再焦虑。
但是对了李镇西老师转化万同同学的故事,真的让我很感动。我也在想当老师的十四年里也送走了很多的学生。
我记得在2017年时我教了一个张同学。五年级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的数学分数是二十来分,也对数学完全丧失了兴趣,基础也很差。当时我也很焦虑,一直很用心教他,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他的进步很不明显,一直到了两个月后他的成绩才开始慢慢有了起色。
这一年的时间里,也是和他斗智斗勇,学习一阶段就没有了动力,我就表扬鼓励他,有一阵也不爱写作业。我也跟上调查问询原因,积极和家长沟通。慢慢地再把他引导到轨道上来。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对于他的转化从来没有停止过。慢慢地他的数学基础开始提升了,成绩也提升了。到了六年级毕业的时候他的考试成绩考到了八十九分,进到了优秀学生里面。而且他的成绩慢慢提升之后,除了开始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性格也变得更加乐观开朗,我一直积极表扬鼓励他取得的进步和闪光点,等到六年级毕业的时候他的整体状况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到了初中,他有什么问题也会和我沟通,在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困惑都会和我反向,我就一直鼓励他。现在他已经考上了高中上高二了,今年暑假他还联系我何我说他现在的状况,数学也考的很好,我一如既往地鼓励他,期待他能够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
我的后进生转化的故事很平凡,但是看到他们的进步却让我很感动,而且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