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李镇西老师和万同之间的故事,我深受感动和启发。整篇讲述了李镇西老师如何帮助万同这样一个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通过尊重、理解、耐心和爱心,让万同从一个落后的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信、有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人。这个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情感。
说到这那就得说说我们班的楠同学,去年三年级接班时数学只考到三十几分,这成绩确实让我很是失望,又通过其他任课老师了解到他应该是老师口中的“笨孩子”。没救了。但是在我从教的这10年中,我总觉得会有奇迹发生,所以我开始对楠同学进行有计划的教学计划,我首先联系家长了解一下孩子在家的学习状态以及家长对老师教育方式上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得到的是家长的认同和支持,这让我更有了动力。在校学习时我找了一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跟他一桌,负责他的课下,当课下有问题时可以帮他解答。在布置作业时我尽量先让他做一下较为基础的题型,这样他更能容易接受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完成较好时我会在班级内表扬他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他的数学成绩能维持在七十多分,多的时候也会偶尔八十多分。
故事中万同能从一名行为偏差生到后来的积极向上,这无疑是对教育效果的最好证明。他的转变不仅证明了教育的力量,也证明了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被改变,只要我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帮助。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我们应该学习李镇西老师,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和帮助他们。
总的来说,读李镇西老师和万同之间的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真谛,那就是用爱心和耐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这个故事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我们就能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改变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