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四次当官四次辞官,写下著名的《归去来兮辞》。他和李白同样喜欢喝酒,但他俩却截然相反。李白非常想入仕而不得,“与尔同销万古愁”“举杯消愁愁更愁”,因为不得志,一生在奔波,借酒消愁。而陶渊明屡次入仕,却在官场玩不转,屡次出仕。陶渊明的145首诗作中跟酒有关的就有56首。他第四次为官是在他们老家彭泽。他在辞去了他的建军参军一职,回去种地去了,种了没多久生活太贫困了,过不下去了,在叔父的举荐下做了彭泽县县令。他开始还是比较满意这个职位的,因为当时薪酬不错,离他家百余里地,不算远。然而这次为官也仅仅做了81天。
那年冬天,浔阳郡太守派督邮来彭泽县视察工作,当时规定县令必须穿官服束大带迎接,陶渊明不愿阿谀奉承,“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就这样他拍屁股走人。刘备在安喜县当县尉的时候也受不了督邮的刁难愤而辞职。陶渊明受不了这种耻辱,他找了个理由,说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程氏离世,赶回去奔丧,他也天生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于是写下《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他是淡泊释然的,追随内心,自由自在。
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虽为生计入仕,却为骨气出仕,他能够活在当下,超脱自然。即使我们走不出生活的困顿,可是心却要留一片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