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今天真的是冷,小果还想里面穿夏季校服,估计是早晨从被窝里出来感受到寒意了,听了妈妈的建议,穿了秋衣和卫衣,外面穿秋季校服,这在路上还喊冷,说把小脸都冻红了,明天要和妈妈一样穿羽绒服,下午也换了一个稍微厚点的外套(今天早晨才说拉链坏了,不拉拉链还是会冷一些)。
下午学校值班,看到了办公室的一本《同心同行》,是一个提倡家校共育的校长写的,很有读的欲望,就没掏出自己带的书,在那看起了这本书。里面提到很多时候教育孩子不能靠说教,因为只是说教他们是不懂的,要让孩子去感受,他们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成长,比如今天穿衣服的事情,如果只是告诉他很冷,要多穿衣服,他是体会不到的,在路上自己感觉到冷了,下次的建议才会认真听取。还有上次小果一次性吃了很多的糖,结果晚上就开始咳嗽厉害,自此吃糖的时候就特别注意了。里面还提到了为了孩子,家长要不要放弃自己的事业,也是很赞同这个校长的观点,咱们不需要放弃事业,毕竟很多很忙碌的家庭也可以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孩子,而是放弃那些与孩子成长无益的认知或习性,放弃那些无畏的忙碌,放弃那些不良的嗜好。毕竟有些时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比如2030年的世界杯,为了庆祝第100年举办世界杯,六个国家联合举办这次世界杯。还有一点是我会犯的错误,“要挟”式的教育,比如里面提到了,写不完作业就不吃饭,我也是犯了这样的毛病,规定等他写完作业再做饭,读过那么些育儿书,虽然知道需要让孩子承担直接后果,而写完作业和吃饭之间并不是直接后果,但看到短期的效果我还是那么做了,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导致很坏的影响。放学后我们也商量了一些对策,比如几点吃饭,几点写完作业可以出去玩,几点之后就不能写作业要洗漱准备睡觉,希望慢慢的养成好习惯。
今天语文写生字任务还是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原因很简单,就是磨蹭,边写边玩,我做到了淡定,既然刚制定了规则,那就慢慢的去执行。
昨晚睡前爸爸给读《中国少年报》,爷俩也是很久没有一起读书了,读到某个地点时还联想到三国演义的事情发生地,还讨论了其他的一些事情,比如昨天画的一幅科技画。这是和妈妈共读所不能达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