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万同的故事》,转化一个后进生,谈何容易?你需要足够大的耐心和恒心。因为后进生虽然都有改好的愿望,但是他们需要时间和老师给予的耐心和鼓励。
李振西老师转化万同这样一个后进生,最后让他能够走入正确的人生方向,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万通是幸运的,遇到了李老师,如果不是李老师,他的人生也许会变得非常的糟糕,他有可能走进的不是部队,而是监狱。在顽童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后进生的共同点,第一就是家庭环境能够让一个孩子,变得糟糕,变得有问题,变得非常迷茫。我觉得这不是孩子的原因,他从小出生的家庭环境,他还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开始,就比其他孩子正常的家庭孩子承担着很多很多不该承担的问题,所以他的表现,我们应该觉得他是正常的,他需要外界的力量去帮助他。
万同这样一个问题多多的学生,比在我们的班级中跟他比,可能他的遭遇算是比较糟糕的,可能我们的学生中没有他遇到的问题多,但是李振希老师都有他的内心和恒心,帮助万童走出困困境,改变了他的人生。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仔细的反思用眼睛去看我们班级里那一些学生,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应该用纯真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一名学生,即使有不好的行为他们也没有我们成人所说的那么深的心机,他们只是家庭环境,父母的言行举止,让他们简单的模仿来的。当我们要用儿童的眼光,儿童的视角,去理解,去关怀,去鼓励这些学生,也许也可能改变他的人生。
教师不是万能的,但是我们只要从最小的鼓励学生,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就能够给学生一次温暖,也许这是我们做的最小的事情。当做到了,也许你就会发现后进的学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可怕。每一个人都不会拒绝一个真诚关心他,温暖他的人,何况是学生。
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让孩子们感到老师更多的温暖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