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日记第1472篇
2023年11月07日星期二 晴
一个人如何对待恩怨,直接反映了这个人境界的高低。不在意别人对你的伤害,原谅那些曾经冒犯你的人,你的人生就会过得快乐,如果你拒绝忘记那些微不足道的陈年往事,时时刻刻把它放在心上,那你就体会不到生活的宽容之美。其实人无完人,过错在所难免,只要你学会不在意,包容一切,人生就会是另一番样子。
有这样一个故事:著名诗人歌德成名以后,遭到了许多人的嫉妒,有一次他在散步的路上遇到一个时常抨击他的人,这一次这个人又出言不逊,并且挡道不让。歌德微微一笑,闪在一边,不做任何争辩。旁人看了很生气,劝歌德要反唇相讥。歌德笑着说:“我若和他一样,岂不也成了疯子?”
歌德的“不在意”其实就是一种智慧,对于心胸狭窄的疯子,实在是没有必要和他理论的,对手的“不在意”会使他自己也觉得无地自容。是的,在人生道路上,来自外界的侵犯会很多,不管你是不是有错,这些纷扰也会来到你的面前,如果我们都-一在意,时刻挂心,我们一定会活得很累,只有学会不在意,像歌德那样淡定如水,我们才能活得潇洒,人生才会是另一种境界。
一支部队在山间与敌军相遇并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激战过后,大部队已经撤走了,只有两名战士没有跟上部队,并且最终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二人在山中艰难地行走着,为了能够走出大山与部队取得联系,他们一直互相支持、鼓励、安慰。几天过去了,他们仍没有赶上部队,身上仅有的干粮也吃光了。
忽然,他们发现了一窝兔子,两人一起抓住了几只兔子。靠这几只兔子两人又艰难地度过了几天。眼看就剩下一点兔肉了,他们谁也不舍得吃那仅有的一点食物。
这天,他们再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以为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战士中了一枪,随即倒在了地上。
后面的战士惶恐地跑了过来,他看了看战友,幸亏子弹打在了肩膀上,只是受了伤。他害怕极了,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接着他撕下自己的衬衣包扎了战友的伤口,把仅有的兔肉也给战友吃了。
当晚,未受伤的战士一边不停地照顾受伤的战士,一边念着母亲的名字。当时他已经饥饿难忍了,他以为他们熬不过那一晚了。第二天天明,他们很幸运地被路过的兄弟部队救了出来。
事隔多年,或许是良心发现,未受伤的战士给受伤的战士寄来了一封信请求他的原谅:“亲爱的战友,请你原谅我,你知道吗?我曾经对着你开了一枪。我真的为我这样做感到难过,以至于这些年我都陷在自责中。”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战友在回信中这样写道:“我知道是谁开的那一枪,那就是你我的战友。当你抱住我时,我碰到了你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你为什么对我开枪。但那天晚上我明白了,你是想独吞我身上背的兔肉,你想为了你的母亲而活下去。”最后,他在信的结尾写道:“我早已不在意这件事了,我只记得,你为我包扎伤口,让我吃了仅有的食物。你做的这些让我很感动。我一直都清楚地记得你照顾我的那个晚上。希望以后不要再提这件事了,因为我们都还好好地活着。”
未受伤的战士看完信后眼睛红红的,久久没有把信放下。
是的,人生在世,要互相理解,多感激别人的恩惠,不要计较别人对你的不好。如果大家都能像那个受伤的战士一样,用博大的胸怀原谅别人的过错,那生活中的小恩小怨还有什么不能忘记呢?
但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还是不能做到完全不受别人影响,很多时候我们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会因嫉妒、怨恨、误解等产生种种烦恼。
古代有一位妇人,常常因为看不惯丈夫和婆婆所做的事,气的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于是她就去求一位高僧用佛法为自己开解。高僧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让她面对佛祖静坐,自己落锁而去。
已经过了吃饭的时辰,妇人觉得很饿,但是就不见有人送斋饭来。妇人气得大骂,可高僧也不理会。闹了一会,妇人开始哀求,但高僧还是置若罔闻。
等妇人闹累了,安静下来了。高僧来到门外问:“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当然生气啦,饿了也不给饭吃,不怪你想出这么一个馊主意。”
“你丈夫赌博输了钱,你不是气得好几天不吃饭吗,今天你就当是为你丈夫而生气。”高僧说罢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来问她:“还生气吗?”
“怎么能不生气呢?是你把我锁在禅房里的,为什么让我为丈夫而生气呢?”妇人说。
“今天你不为丈夫生气,可以前为什么总为丈夫生气呢?看来,你还没有想通。”高僧说。
妇人告诉高僧说:“因为你的错误我去生丈夫的气,没有必要呀。”
“对呀,可你为什么常拿丈夫的错误来气自己呢?”高僧笑道。
妇人无语。看妇人有所悟,高僧才让沙弥端来斋饭。夜幕降临了,因为白天的折腾,妇人早早地便准备歇息了。
妇人刚躺下不久,只听得禅房外一片木鱼声响,吵得妇人不能安睡。
妇人又气的大吵。高僧来到门外问:“你生气吗?”“半夜三更的敲什么木鱼,吵得我不能安息。”妇人说。“你就当是你婆婆在唠叨而睡不着也就是了,你骂你婆婆就是,无需埋怨这些和尚。”高僧道。
“是你们吵我,为何要骂我婆婆?”妇人说。
“反正受折磨的是你,生谁的气不一样?”高僧说罢离开。
第二天清早,高僧一打开禅房,看到妇人静坐在蒲团之上,一脸宁静。见到高僧起身施礼道:“大师,我明白了,其实丈夫和婆婆做错了事,那就是房内无饭,房外杂声。”
高僧听后笑道:“你彻底领悟了。”
如果能不在意“房内无饭,房外杂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真正的宁静。不在意并不是不珍惜,而是顺其自然、宠辱不惊。面对世间的纷纷扰扰、是非得失,能做到忍之、任之,那么你就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了一片净土。
正如佛家所说:“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痛苦,是因为你在乎这些人、这些事,如果你不在意,你又怎么会痛苦呢?“事事在意”其实是你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当你拥有一个开阔的心胸,学会“不在意”时,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是如此的缤纷、精彩,生活是如此的温馨、和谐,你会发现你的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