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最怕的应该是接到老师的电话!今天接到儿子老师的电话,“战战兢兢”听完了,大意是儿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丢三落四,要不就是书本没带,要不就是作业没有完成……其实儿子在家刚背着书包出门了,一会又听到敲门声,不是口罩忘了拿,就是水杯没拿……
对比我们唠叨、督促过好多次,没有任何效果,儿子十四岁了,反省他的成长经历,作为父母,确实是犯了很多错误:七岁就被送去外地的寄宿学校,本意是想学校管的严格,直到去年才回来,才发现父母的陪伴有多么重要,好的习惯都在这个阶段养成,但我们已经错过了,而且长期住校,遇到问题都是自己解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有些疏远……如果说有什么好处,可能孩子独立能力、适应能力强些,与人沟通、察言观色能力强……
放下电话,觉得有些亏欠儿子,但恩师说人应该“忏悔”而不是“后悔”,错过就是错过了,不可能重头再来!当初我们“望子成龙”心切,不惜花高昂的学费,如今却发现儿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记得以前看到一个故事:一位父亲说,儿子刚出生时,觉得儿子能当主席;上小学,觉得儿子能市长;上了初中,觉得儿子能考上大学就不错了;上了高中,觉得儿子能找个工作,养活自己就很好了……
作为父母,我们能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就是个平凡的孩子?甚至可能是个平庸的孩子?
后来读《了凡四训》,才明白原来“贵子”不是花重金上好的学校出来的,“贵子”无一不是父母乃至祖上积德行善、感召来报恩的优秀孩子,原来自己在干着舍本逐末的事……
接受孩子的平凡,是自己的必修课!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