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我开启了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优秀学生的培养”中对“优生”培养的思考的阅读。前几个星期经过对“后进学生”的学习,我把李镇西老师的方法运用到班级教学中,取得了卓著的效果,我们班的孩子慢慢进步不少。这个星期我拜读了对“优生”培养的思考,让我对优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好多好点子。
确实我们在组建新的班级时,都会先问问班级里学习最好的同学有哪些,总是对“优生”有自然的亲近感。因为这些孩子成绩好,自然而然的也会认为她们在其他方面也都会好,即使有一些不足也会比“后进学生”多一些宽容。现在看来其实不能以成绩论英雄。就想李镇西老师所讲“优生”教育不能只注重分数。他们所独有的思想偏差、人格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却被我们忽视了。
在我接的第一个班时,我们班有一个男同学特别聪明,在我上课时,他总是能够及时回答问题,而且分析特别到位,写作文也特别好,成绩也特别好。他的妈妈跟我聊过这个孩子特别喜欢读书,在家也特别安静,全家也特别宠爱他,不过这个孩子有点小性子。我感觉这个孩子各方面特别好,有点小性子也没有什么,我也特别喜欢他,就让他当小班长,当时在我的印象里他做什么事情我都很放心。但是有一件事改变了我对他的认知。有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数学课,有个孩子过来叫我,说这个孩子跟另一个男生打起来了。我听了马上来到教室,原来是另一个男生这次数学小测试比他多一分,老师发了奖励,而这个孩子心里不平衡,就说是另一个男生抄的。把另一个奖励给扔了,我听了特别生气,我说作为班干部应该以身作则,不要因为一次测试就出现小情绪,他接着不服气地说:“这个班长我不当了,爱谁当谁当。”接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放学我把孩子送出去,我就在思考我对这个孩子的认知太片面了,只夸大了这个孩子成绩的优势,没有真正从思想方面、人格方面去深入的了解孩子。让这个孩子出现这种自傲自负的现象。我接着晚上给孩子妈妈打过去电话,让她平复一下这个孩子的心情。然后第二天我就在班上竞选班干部。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心中的班干部。最后我们班一个自信活泼的女生当选。我看着这个孩子在自己的座位上脸红红的,我也没有言语我知道必须要磨一磨他的傲气。接下来的日子这个男同学脾气收敛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最后他上我办公室跟我道歉。我也意识到他真正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我就跟他谈作为一个学习标兵不能只是学习好,更要遇到问题冷静处理,要学会淡然处之。他也慢慢地改变自己的习惯。
我感觉“优生”教育更要费心去对待,“优生”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绝不亚于对其他学生的教育。我会多向李镇西老师学习,多引导“优生”树立方向,帮助“优生”认识自己,激励“优生”超越自我,训练“优生”受挫心理,培养“优生”创造能力。培养思想端正,纯真善良各方面都优异的“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