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在楼下等电梯的时候,看到旁边一对母子正在聊天。
男孩一脸眉飞色舞地说道:“今天学校举办了合唱比赛,我们班得了全校第一呢!”说完仰着头满脸期待地等着妈妈夸奖。
妈妈却只是简单地“哦”的一下,没有接茬,反而眉头一皱:“你每天精力就放在这些事上面,有什么用?今天作业写完了吗?马上就要上初中了心里没点数吗?”
孩子很失望,一把甩开妈妈的手,独自向前走。
妈妈依旧在后面不依不饶:“你看老师今天还在群里表扬了人家小林,都没有你,也就你心大还在这乐呢!”
孩子很气愤地说:“表扬小林是因为他最近进步大,我学习也很努力,你不知道别瞎说!”他们的聊天不欢而散。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场景很熟悉。
生活中,多少父母是这样,孩子兴致勃勃地想和你交流,却被你几句话把天聊死。最后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跟你沟通,亲子关系越来越差。
很多时候,你和孩子说的话里,藏着你的智商和情商。
有一种情商低的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却动辄用言语打压、消耗孩子内心的能量。最后逼着孩子一步步关上了自己的心门,毁掉一段本该很温情的关系。
其实,为人父母最高深的智慧就是,跟孩子“好好说话”。你怎样和孩子说话,就会拥有怎样的亲子关系。
心理学有一个南风法则:北风和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大,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越是猛烈地侵袭,行人将衣服裹得越紧;而南风则徐徐吹动,让人如沐春风,最终,行人主动脱掉了大衣。”
这个法则也同样适用于亲子沟通。
当你强硬地命令孩子、打压孩子,孩子只会对你越来越抗拒、反感。
当你对孩子和风细雨地讲话,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共情、包容与爱,你们之间的相处才会松弛而和谐。
一旦父母和子女说话变得温和、友善,孩子的世界就变得明亮了起来,也会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努力去改变、去进步。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父母能放低姿态,耐心、温和、正面地和孩子好好沟通,用绵绵细语,将人生智慧慢慢灌输到孩子的脑中。这会让孩子内心被安全感所包裹,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尊重和关注的。如此,教育才会温柔且坚定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