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研读的内容是: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中的第1节《对“优生”培养的思考》,共包括3小节内容。
文章中谈到“优秀学生”的培养问题,给“优生”是这样定义的: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培养“优生”的意义不言而喻,尽可能挖掘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获得理想的发展。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优生”是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的成果。文中具体说出了“优生”具备的一些特点:例如:思想纯正,行为举止较文明。自控能力比较强,求知欲较旺盛,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方法较科学。知识面较广等等,这些只是一般“优生”的共性而言,当然不一定每一个“优生”都是如此,有些学生又偏重于另外的特点而已,对于“优生”的教育不能只注重分数。
文中还提到培养“优生”六大方法: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引导学生立志,使“优生”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二、帮助“优生”认识自己。一般来说,“优生”有较强的自信心,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我们应该予以保护和发展。但同时,有些“优生”对自己的不足往往认识不够,也有的“优生”对自己的人格修养、知识框架、能力结构等综合素质也缺乏科学的分析与评价,还有些“优生”对自己某些方面的发展潜能认识不足,如此等等都妨碍着他们进一步充实自己的综合素质,妨碍着他们发展自己应有的才华,最终也阻碍着他们成长为教育者所期待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适当淡化这类学生的“优生”意识,帮助“优生”去掉他们头上自我陶醉的“光环”以恢复他们普通同学的感觉,是使他们保持一颗纯朴童心的有效方式之一。四、激励“优生”超越自我。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从战胜自己到超越自我。五、锻炼“优生”受挫心理。使他们学会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失败、挫折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打击。六、培养“优生”创造能力。要教育“优生”敢于“让思想冲破牢笼”,让他们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否定、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治学方法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