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分析了优生的特点,指出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些教育者不但只注重“优生”的学习分数,而且“一好遮百丑”,把他们其他方面的优点也有意无意地夸大了;相反,他们所独有的思想偏差、人格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却被教育者忽视了。
德为才之本,才为德所用,学习与思想就是“专”与“德”的关系,学习的过程就像磨一把刀,有专业学习能力的人会磨出很锋利的刀,但这把刀最终会挥向何处,取决于人的思想。有才无德的人,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危害。我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她活泼可爱,学习刻苦,每次上课回答问题,举手都很积极,考试成绩也保持在前几名,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干脆利落,是老师的小帮手。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学而优则仕”。我把她放在了小组长的位置上,她工作积极性很高涨,积极完成各种交办任务,小组内的任务总是第一个完成,着实让我喜欢。转眼到了周五发奖励的时候,我决定给优秀小组长发奖励,这当中自然有她。
结果在发奖励的时候出现问题了,有同学说,当同学有问题向她请教时,有同学给她背诵单词课文的时候,她总是很不耐烦,正因为这种态度,导致了她与小组内同学的关系相处不是很好,组内指责她的人越来越多,一时间民愤难平,只好不给她奖励。她因为没有得到奖励,变的闷闷不乐,上课也不在状态,在英语小练习中成绩更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第一次考出了班级前五名。
在这个案例中,我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团结同学方面的品德教育,结果导致了孤立现象。这就要求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不能只注重成绩,也要在品德方面对优秀生提高要求,使他们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