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的故事 传递实小精神
十九年前,我带着满腔热情,来到单县实验小学,开始教书育人,也开始攀登专业成长的阶梯。在实验小学这个大家庭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课堂教学管理、教案的规范书写、粉笔字和硬笔书法、朗诵与演讲、班级管理妙招、如何与家长高效沟通、电教设备使用.....每周都有满满的干货。实验小学有一大批像祁春梅、陈华、刘喜梅老师这样优秀的教师,他们有崇高的教育理想,有深厚的教育情怀,有清晰的教育主张,有扎实的学科底蕴,有丰富的教学阅历,有不竭的创新动力,更是从不吝啬地给予年轻老师帮助。正是因为他们的慷慨,我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十九年来,每每回望自己成长的路,看着长梯上深深浅浅的脚印,我的内心都充满了深深的感恩,与此同时我也像他们一样更加挚爱这小小的三尺讲台!每每站在三尺讲台,我心中总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怎样才能启迪和引领孩子们轻松、快乐地学习,一直以来都是我努力探寻的方向。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以爱为本,因材施教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赏识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我一直坚持让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教学中,我致力于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形成“和谐、开放”的教学风格,使课堂充满活力。我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树典型,立榜样,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激励机制,形成互争互赛的竞争氛围,让学生通过竞赛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一个好的老师,或许不能保证孩子每次考试名列前茅,但是可以通过自己对孩子的态度,通过因材施教,让孩子热爱学习,不断进步。
以爱为源,浸润心田
今年我仍然带五年级,第一节语文课像往届一样,我没有急于讲新课,而是在大屏幕上展示了我平时练写的书法作品和在报刊上刊登的文章,我给孩子们一笔一画讲书法,声情并茂读文章,并且联系亲身感悟与之交流写作与阅读是怎样紧密相连,告诉他们其实写作很多时候都是自己过往经历和经验的自然流淌,不必强求和刻意,字里行间里却早已浸透了满满的真情实感,而阅读恰恰是写作灵感的源泉,有时候只是淡淡地读到某一处,倏然就与作者产生了深深的共鸣,随即一些触及自己心弦的文字,便仿若行云流水般倾注而来。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嘴巴张得大大圆圆,眼睛里透出明亮的光,这也许只是一丝微光,但我深信它一会定照亮孩子的心田,让他们悄然爱上写字、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以爱为弦,拨动心弦
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里,我总会用儿童般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般的耳朵去倾听,在教学《父爱之舟》这一课时,我捕捉到了这一美好瞬间,“父爱深深来分享”:
佳汇说,父亲会教给我保护自己的方法……
腾泽说,父亲总是尊重我的兴趣班选择,如果没有兴趣,选择班还有什么用处?
海洋说,爸爸从来不会在意我学习的结果,只想让我学习名人志士的学习方法和远大志向!
恩硕说,爸爸从没有打骂过我,他怕我会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潇朋说,爸爸总会温和地说“人有失手,马有失蹄”,爸爸期待你的下一次!
雨菲说,父亲的爱是在楼顶为我种植的小花园
............
我总会留心记录孩子们诗一般的语言,我更会用心感悟孩子们水晶一样纯洁的内心,和孩子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个儿童。我会用儿童般的思维去思考,用儿童般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般的情感去热爱。一个有童心的老师,才能够同步进入孩子们的心灵,才够在童真世界里浇花酿蜜,也才能够真正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才能够悟出爱学生的幸福和被学生爱的快乐。
苏联儿童心理学家阿莫纳什维利说过一句话:“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职业的幸福。”
以后的岁月里,我仍愿意保持着一颗童心,深爱着我的孩子们,一路幸福前行!
教育格言:
要成为一位“明师”,就要“心中有梦想,眼中有光芒,腹中有诗书,手中有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