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优等生的培养有以下几个观点:首先需要良好的习惯为基础,所谓严师出高徒,严格杜绝教师“尖子生不是教出来的"的论调,对优等生的管理要做到宽严有度,坚决反对“唯生源论”,否则教师产生懈怠心理,对尖子生“溺爱",同时也应该掌握分寸,过度关心可能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学习效率降低,思想包袱过重,心理压力加大。
再次培养优等生,要严格要求,注重养成教育,教师要做到“多关注、少打扰”(规定规则、规定要求、开放学法),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深入钻研,进一步培养能力,追求分数。对尖子生要肯定成绩,树立信心,但不能过分表扬,因势利导,稳扎稳打。应该对学生合理分层,对“尖子生不尖”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分类进行尖子生“补短”,老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潜质,引导他们不断完善,夯实基础,形成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要让优等生树立远大目标,注意观察和沟通思想学生思想,对优等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进行监控和定期的检测,做到心中有数,引导得法,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提升自我对学生问题诊断的能力,精准判断学生问题,决不能随心所欲,马马乎乎,以免好心办坏事。在思想意识上要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评判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正确对待人生,形成恒久的学习动力,并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