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这些内容之前,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对于以前的我来说,优生就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生的成绩好了,他的行为习惯就不会太差。甚至于有时候我会忽略一些优生的坏习惯。就拿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每周我们班都会有听写课,班里只有一个学生小方在听写的时候总是会转过头或者用余光去看周围人的听写单子,但由于她的成绩在班里还不错,我总是会忽略她的这一行为,在我眼里,她这么优秀就算看了别人的试卷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在读李镇西老师这段文字之前,我一直以为她的做法和我的默不作声都是合理的,我不想与优生为敌,怕这样会失人心,但没想到我丢失的是教育的契机。其实李老师说的才是对的,优生指的是品德、学习、行为习惯等各方面优秀的人。这位同学在听写的时候有一些小动作,如果放纵她,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她也会投机取巧,这样的人不算是成功的。
读了李老师的书,我才发觉到,教育学生成绩是次要的,品德才是主要的。我们应该将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送到大学的校园里,而不是把一个只会学习而不注重自身全面发展的读书机器送到校园里,这点是我来说是感触最深的。在今后的教育中,优生也是需要去培养的。通过班主任的教育,“优生更优”才能体现班主任教育的价值!
优生,其实是每个老师心尖上闪闪发亮的那颗星,但更多的老师都把目光聚焦在优生的学习上,而忽略了优生其他方面的成长。除了对他在学习上有更高的要求外,一般很难在其他方面对他进行指导。而李镇西却不这样想,对于“优生”,他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他首先认识到对于“优生”的教育不能只注重分数,并自己总结了“优生”培养的六大方法:引导“优生”树立志向、帮助“优生”认识自己、教育“优生”保持童心、激励“优生”超越自我、训练“优生”受挫心理、培养“优生”创造能力。
当然,对于“优生”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究、摸索,对于“优生”的培养,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