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碎思第一百六十六篇:
周末又重温了苏联苏霍姆林斯写的《给教师的建议》里的几篇文章,特别是与阅读有关的文章。
18、《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在学龄中期和学龄后期,阅读科普读物和科学著作,跟在学龄初期进行观察一样,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着,而我们又不可能不断地把日新月异的新的概念和规律性补充到教学大纲里去。因此,在现代的学校里,阅读科学书刊就成为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你要学会激发学生对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在学校图书馆或者个人藏书里,教师应当有一批书籍,用来扩充学生在大纲教材方面的知识。”
19、《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的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问题不仅在于阅读能挽救某些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27、《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在一至三年级,一定要在每一个班级里单独建立一个书籍之角,在这里陈列一些内容较好的并且使儿童感兴趣的书籍。让每一个学生都来利用他生平第一次遇到的这个小图书馆吧。我倒不主张让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到学校的总图书馆去借书:因为只有教师最了解自己的学生应该读什么书。”;“请你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我想强调指出,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阅读。这种爱好应该终生保持下去。不管你教的是哪一门学科,你都应当使书籍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
98、《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到小学毕业时拥有200—250本个人藏书,个别学生有400—450本书。我们特别关心的一件事,就是要让那些在家庭中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没有书籍就会感到精神生活很贫乏的环境的儿童,以及那些在学习上遇到严重困难的儿童,一定要拥有丰富的个人藏书。在学生上小学的年代里,逢到学生的生日、图书节、少先队组织纪念日、学生入队和入团的日子,学校、少先队组织、家长委员会、校长都给学生赠送书籍”。
以上是我摘抄关于阅读的书本内容。
我把阅读定为学校的特色来抓,学校在阅读上也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今天重读以上内容,我们做的工作还是冰山一角。我和班主任进行的同读一本书,上周实在是没有抽出时间来研讨,后续读的书也还没有到位,明天又是新的一周,研讨不能再拖了。班级轮流去书店里上阅读课,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因期中考试,再加上天气寒冷,这个学期已经没法组织了,只能等到下一个学期了。图书节、少先队组织纪念日、学生入队的日子、家长委员会等重要日子,校长一定要赠书,我还没有列入我的计划,包括书籍的来源,赠书的地点等都还没有具体安排。
庆幸的是学校阅览室已经正常使用,各年级各班级学生能轮流去阅读了,学生的展示活动也已初见成效;班级图书都在正常漂流,家长老师反馈的信息是效果非常好;全校阅读氛围正在逐步建立,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我一定要继续自己的阅读,以这些老一辈教育家的思想为引领,全力发展好学校的特色——阅读。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受益,为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人成才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