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4 星期二 晴 第680篇
第一,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做,比如自己的东西要自己整理好,自己的东西要自己爱护。家长和孩子商定什么东西放在哪里,开始的时候可以同他一起做一两次,渐渐的就要放手让他自己做。长此以往,孩子的能力自然得到锻炼,也就不再会丢三落四了。
第二,不要轻易满足孩子要求。每个家长都爱孩子,但是爱孩子不等于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如果孩子要求你为他买什么东西,没必要就不要买,或者孩子原来有的物品还可以用,也不要轻易的去买。不要让孩子轻而易举的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要让他懂得等待、懂得付出。
比如孩子想要一个新的铅笔盒,可以让他帮忙扫地、倒垃圾或者用其他的家务来换取报酬,然后再让他买他想要的东西。这样孩子就能体会到东西来之不易,也就会去珍惜,就不会随随便便的丢东西了。
第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丢三落四其实就是一种没有责任心的表现,所以爸爸妈妈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比如让孩子在家里边、在集体中承担他们的应尽义务,之后才能够享受权利。不要只忙于为孩子灌输科学知识,也要教会孩子承担责任。比如要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做完作业后要自己检查等等。
第四,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帮助孩子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比如和妈妈一同出门前让孩子帮忙检查要带的东西,上学前自行检查有没有忘带的东西,用本子记录老师留的作业。如果孩子忘了某件事,不要马上提醒他,让他自己进行回忆。当孩子习惯于自行回忆的时候,也就不再会丢三落四了。
第五,让丢三落四的孩子承担自然的后果。在没有什么大碍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因为自己的丢三落四吃点苦头,比如上学忘带书或者作业,不要帮他去送,就让他接受老师的批评。这样孩子才能记住这个教训,以后就不再会犯类似的错误。
如果你想巩固孩子的好行为,也可以利用过度矫正的方法。例如要求孩子出门前检查3遍书包,丢了东西要想买新的,就要通过劳动来换取,这样的孩子就会养成小心谨慎的习惯。
第六,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如果孩子总是忘记做某件事或者丢东西,你就要仔细观察一下,他是真忘了还是不想干。如果是后者,就要和他分析一下不想做的原因,让孩子知道您愿意和他一起做选择,这样他就会愿意对你说实话,而不会再以忘记为理由作为借口来撒谎。
不要随意的认定孩子善忘,这样想就能够增加孩子的自尊心,使他有信心改正自己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