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爱心与教育11
姚志新

王铜一位个性张扬的,甚至是“桀骜不驯”的学生,也被李老师高超的教育才艺给助力成优等生。读完李老师与王铜的故事,领略了李老师培养优等生的艺术。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思想,毕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造就了不同的孩子。

要想改变一个孩子,必须先充分了解这孩子表现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追根溯源,解决问题。就想李老师对王铜“男子汉”的肯定一样,激起了王铜奋发向上的动力。在此我也想起了我和成鑫的故事。

成鑫在我刚接手的三年级时,是一位很老实的男孩,学习态度端正,他属于肯学型但不聪明的学生,数学成绩中等。平时做题基础题目可以,但是稍微有思维含量的题目他就做不出来。一次考试,他成绩提高了十几分,他很高兴地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进步了,这次给我发喜报吗?”。我说进步了,值得表扬,发喜报。发喜报表扬鼓励是对进步学生的肯定,我在表扬成鑫的时候顺便和他说了一句:“成鑫同学,你学习非常用功,如果这样一直坚持下去,你会很了不起,老师为你的认真的学习点赞”。接下来的学习中,成鑫同学的学习劲头十足,保持对学习的热情没有减少,只有增加。虽然我教了他两年,现在他初三,每天完成作业后自己自觉刷数学题,他给自己定好了高中目标,成绩从初中这三年一直在进步,现在在他班级中成绩名列前茅。

每个孩子甚至是我们成年人都需要来自别人的肯定,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肯定的点赞。都会让我觉得自己有价值存在,在学习工作中得到了表扬与肯定,就是内心上获得了满足,也就找到了前进的动力。

李老师对王铜个性的充分了解,才会有的放矢,真正抓到孩子内心所需,挖掘他的潜力,让他更加优秀。我们平时教学中,一定遇到不少这样的学生,不写作业,课桌摆放混乱,课间纪律差,行为习惯都让你找不到头绪去改善他,甚至不管怎么言行感化也无济于事,我想可能还没有找到能激发他的“创可贴”,那我们还需要多努力,善于观察,善于学习。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22982
推荐日记
《家委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亲子日记 爱是相互的》
《《父母规》诵读 第549天》
《日记》
《2023.11.25》
《日记》
《2023年11月23日(138天)健身没去》
《2023年11月25日(农历十月十三)亲子日记260 惹乱子 星期六 阴》
《亲子日记打卡58天》
《爬常山》
《日记》
《亲情》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
《2023班黄勇鑫妈妈亲子日记第17篇》
《周四》
《反思》
《心中装着什么?〈256〉》
《2023年11月17日 周五 阴》
《170 第一次家长会(期中)》
《亲子日记55天》
《看望大宝》
《干大事(168)》
《日常》
《亲子日记751天》
《亲子日记159篇(858篇)》
《随手记 23年11月25周六晴》
《日记》
《【686】2023.11.25》
《2023年11月25日》
《(259)》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