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28th 2023 Sunny
亲子日记第1257篇:差距
今天一大早,在听宗爸的课,听到宗爸说他给自己儿子读书时,故意用津津有味的口吻读,目的是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宗爸说他的有感情朗读故事的方法,竟然引导了孩子对播音主持的热爱。我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一件事。大约几个月前,我婆婆因病住院了几天。为了不耽误孩子上学,我就把我妈接来家里,帮忙做饭和接送孩子。当我妈第一天来到我家时,二宝非常高兴,缠着姥姥给他讲故事。我妈就随手拿起床边我经常给孩子读的那本《小巴掌童话》,随手翻到一个故事。开始讲起来。妈不会说普通话,就直接用土话念。当时我还觉得很别扭,心想,用土话给孩子讲故事,是不是不大好?但是二宝却很喜欢听。我百思不得其解,土话有什么好听的?也许是二宝很久没有见到姥姥了,所以很想听姥姥说话吧?
后来到了晚上,我又给二宝读书,还是那本《小巴掌童话》。二宝竟然点名要听姥姥讲的那个故事。我于是找出那个故事,用标准的普通话又给他读了一遍。但是二宝兴趣缺缺,以后再也没要求读过这个故事。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同样是讲故事,我跟孩子姥姥存在很大的差距。姥姥讲的故事虽然是用土话,但是感情饱满,语气抑扬顿挫。姥姥是在真正的讲故事。而我只能叫做读故事。用标准的普通话,快速的读完一段又一段文字,不带任何感情,也做不到语调抑扬顿挫。只是像机器人一样念文字。因为在我心里,读书是一项任务,而不是在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妈妈是在用心讲故事,我是在用嘴读书,这就是最大的差距呀!怪不得二宝喜欢听姥姥讲故事。
有了这个发现和感悟,我决定再给孩子讲故事时,有感情的去读,用心去讲故事。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孩子对读书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