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第593篇
王璠王璟妈妈

图像

今天是周五,又到了接大宝的时候了,一看群里,是4点50接,小宝是4点接,宝爷爷也很忙,在厂子里也不是很好请假,所以,我就接着小宝后再开车去城里接大宝,原本我计划着去到大宝就放学了,但是,经过我的开车技术的长进,我来到后大宝还没有放学呢?每周五我们都会到宝奶奶和宝爷爷家一次小聚,因为宝奶奶包水饺,我接孩子回家就黑了。宝爷爷就和宝奶奶说好周五去他们家吃,也算是小聚吧!没每周五的饺子都是特意为大宝准备,每次就他吃的最少,这种气氛真的很开心,孩子也乐意去,老人们也开心,累也快乐着。

这不又到周五我们十家连心群的互动交流的时间了,吃完晚饭,我们回家刚刚好,今晚是郑主任提的一个问题,说自己孩子晚上怕自己一个人睡,还怕黑。其实我们都没有明白,分床和分房睡的概念不一样, 分床睡”在以前的家庭中是不存在的,因为那时候家庭经济条件都不好,家里孩子也多,都是挤在一块睡的,随着家庭环境越来越好,有条件给孩子们一人一间房了,就开始纠结到底该什么时候让孩子一个人睡,孩子多大分床睡?是“分床”还是直接“分房”?这都成了现在家长们困惑的问题,至于什么美国分床睡的观念,还是什么专家对于分床睡的观念,先不说有国情差异,孩子也是有个体差异的,可以根据每个孩子情况的不同,进行灵活变动,这事家长可不能糊涂。

孩子怕鬼,应该是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的现象:

孩子害怕黑暗,害怕独处

孩子晚上不愿意一个人上厕所、一个人睡觉

孩子总觉得在看不见的地方会有鬼怪在等着,比如床底下、柜子里、窗帘后

孩子甚至在白天都不敢自己独自行走。

我怕鬼!

这是孩子胆小怯懦么?不!孩子的恐惧心理来自很多方面:

1、孩子害怕自己想象中的朋友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泛灵论,4~6岁的孩子会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有生命或有意识的,所以他们常把玩具当作活的伙伴,并与它们真实的互动。

在这种丰富的想象力下,孩子会害怕自己创造出来的“朋友”,比如风吹过窗帘,他们会认为是有怪物在动。

这种恐惧心理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孩子还没有正确的逻辑知识。

2、家长的恐吓教育

孩子调皮犯错了,有些家长,特别是老年人喜欢恐吓孩子:让你不听话,等会小鬼就把你抓走!

还有的家长喜欢把孩子关在小房间里进行处罚,也特别容易让孩子怕鬼怕黑。

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加深了孩子的恐惧感。

3、不良的电影、电视或图书的影响

现在有些电影、电视节目或图书内容,还会故意强化黑暗与恐怖的联系,配上阴森的色调、诡异的音效、渗人的服装道具,渲染恐怖气氛,孩子看过会很不适应,甚至做噩梦。

4、现实事情影响

有时候,孩子怕鬼可能是被现实中的事情影响。

比如孩子们在一起玩时,一个小朋友说一些鬼故事,其他小朋友都会被影响,埋下害怕的种子。

5、孩子用怕鬼来寻求家长关注

有的孩子平时得不到家长关注,缺乏安全感,当他们看到别人说怕鬼时被父母呵护,感受到关爱,自己也用怕鬼的方式来寻求家长关注,实际上,他们不一定怕鬼了。

那么如果孩子怕鬼,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1、仔细询问孩子害怕的细节

孩子说怕鬼,但是鬼这种说法很笼统,家长要引导孩子说出让他觉得恐怖的细节,比如:

宝宝,是房间太黑,让你害怕么?

你是害怕会有东西躲在衣柜里么?

孩子,是刚才的风吹动窗帘吓到你了么?

等孩子说出具体细节后,家长可以据此对家里的居住空间进行调整,比如:

保持孩子活动空间的明亮,在孩子房间准备小夜灯,系好窗帘,移走让孩子害怕的衣柜等。

2、接纳孩子的恐惧情绪,多拥抱孩子

孩子说自己怕鬼,家长千万不要嘲笑孩子是胆小鬼!

害怕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大人也会害怕,而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很容易恐惧和担心,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恐惧情绪,用行动和言语去理解支持孩子。

这个时候陪在孩子身边,无论是给孩子一个拥抱,还是告诉他:“没关系,爸爸妈妈有时也会害怕,现在我们在一起,没有什么可以伤害你。”都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安慰。

相反,如果此时和孩子说大道理:“世上是没有鬼的”根本没有什么用,孩子并不能理解,反而觉得你不理解他。

3、转移孩子注意力,正面影响孩子

孩子怕鬼,家长需要从正面影响孩子,不要再强化孩子害怕的心理,而是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可以选一些温馨可爱的故事讲给孩子听

可以带着孩子在阳光下散步

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在蹦蹦跳跳中释放孩子的旺盛精力

4、具体化鬼怪,引导孩子打败它

恐惧往往来自未知,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他的害怕的鬼怪形象具体化,这样可以有效减低孩子的恐惧感。

比如:你害怕的鬼叫什么名字?用什么武器?和人长得一样么?有没有牙齿?

或者让孩子把心中的鬼怪画下来,在画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孩子:

你看它和我们一样有脑袋。

哦,这个鼻子可真丑。

他没有耳朵,是因为被人打败了么?

最后可以给鬼怪打上红叉叉,让孩子把鬼怪画撕碎,或者扔掉,高喊“我打败你啦!”

5、慎重选择电影电视和图书

避免让孩子看有妖魔鬼怪的恐怖节目和书籍,也不要给孩子讲恐怖故事,以免吓到孩子。 对3-7岁的孩子来说,父母是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当孩子感到害怕的时候,或者胆怯的时候,父母不要为了让孩子坚强或能表现自己而强行地把孩子推出去,应该先伸出双臂保护孩子,告诉孩子:别紧张,别害怕,不管任何时候,爸爸妈妈永远都是你最坚实的后盾,我们会一直在这里陪着你。父母的这些鼓励才能给孩子信心和勇气,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从而拥有更多的安全感。

今晚的收获, 我是一切的根源,做好正向引导,放平心态,顺其自然就好。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30318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第940篇》
《随手以记》
《 》
《不要指望孩子自觉》
《【68】2023.12.1 星期五 家长会》
《幼儿园的一天》
《我的日记》
《263 2023.12.1 星期五 晴》
《课间安全无小事》
《12月1号 星期五》
《2023年12月1号(64篇)》
《我陪妈妈上班》
《画斑马的小朋友》
《2023年12月1日星期五天气晴》
《2023.11.30日第643篇 感恩》
《亲子日记第1475篇》
《请假的一天》
《278天 2023年12月1日 星期五 晴》
《修学日记》
《亲子日记第1500天》
《日常打卡》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261天》
《亲子日记》
《宝宝生气了》
《2023.12.1》
《流水账(281)》
《成长日记第53篇,》
《2023.12.1 星期五 银杏叶》
《83》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