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星期四
今天儿子跟老师要来了新的日记本,我跟儿子说一定要认真写哦,不光要认真记录,字还要写漂亮,如果你写的足够好,很可能会被放到学校里面保管,到时候让新进二小的学弟学妹们看,你就成了他们的偶像了。孩子不可置信的问我是真的吗?我特别肯定的对他说是的。
回家路上,儿子说“我今天回家先脱外套,换鞋,然后读书半小时,写日记,把自己的事情全部做完,因为昨天妹妹就是这样做的。”我夸奖儿子进步真快,越来越懂得时间管理了,以后妈妈就只负责换生活,学习上的事你自己就能处理的很好了。女儿听哥哥这样规划,也不甘示弱,自己找出来练习本,做了一张算数,描红了四张数字,中间我说停下来吧,今晚上写了很多了,明天再写,可是根本劝不住啊,非得写,写不完不罢休,我就服我闺女这骨子利落劲儿。
就这样,两个孩子标着劲的写,效率又高完成又好,这就是内动力的作用吧。我们往往都很难做得到不催促,因为我们看着孩子不动弹着急啊,看到孩子学不会焦虑啊,这种东西我们自己揣着很难受,自己不想消化,于是就借着提醒的由头全都扔到孩子身上去了。“你怎么这么慢啊?快点行不行?这个字教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学不会呢?你能不能给我认真一点……”
其实这哪里是提醒,这分明就是发泄情绪而已。但是我们会合理化自己这种行为,告诉自己:我也没其他办法,不催真不行啊!其实怎么没办法?办法很简单啊,就是闭嘴!孩子不用你帮忙,你就不用管,去忙点儿自己的事儿,别总盯着他的不足。实在要提醒他,就装作自己哑巴了,跟孩子表达个意思,就够了!孩子的能力和向上的意愿,其实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只要我们别给他们捣太多乱,让他们太操心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