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读的内容是:手记五《沉重的思考》中的第1到2小节《她给教育者留下什么“遗产”》和《德育观念的十大碰撞》,讲到了德育的重要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也是很重要的。文中提到了德育观念的十大碰撞,提到加强和改进德育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的关键之一是德育观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但作者认为,有的德育工作者还存在着一些不能适应德育新形势、时代新要求的观念,这妨碍着中学德育的真正加强和科学改进。作者认为,德育观念的碰撞,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德育目标:是培养膜拜师长,迷信权威的守旧者,还是造就崇尚真理、勇于开拓的创造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运用科学观点和方法去独立思考、勇敢探索、大胆创新,最终成长为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进21世纪的一代新人。二、德育内容:是唯上唯书,还是面对实际?文中作者认为德育应该是真正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切合学生心灵,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在理解学生中引导学生!这也是德育的艺术之所在。三、德育教师:是“学生保姆”、“班级警察”,还是“灵魂工程师”?德育工作者最根本的任务是“塑造灵魂”,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育者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应具有某一专业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并且在学科教学上令学生由衷敬佩;应具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现代观念,重视理论与研究,不断吸收各种新的思想养料,关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敏锐地预见未来对当今教育的影响;善于让每位学生都乐意向自己敞开心扉,同时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使学生具有科学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