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个视频,触动心弦。视频里采访了几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也采访了几个处世较深的长者,谈及大学生就业难、工资低,很多花重金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眼高手低、不吃苦、难就到理想中的工作,令人心生焦虑,或许真像他们口中所说的现象:高学历的不如早就业的,有文化的不如下大力的。如今,劳动价值提高,月嫂保姆的钱高于大学生薪水,寒穿苦读后的知识分子去直播带货,好似失去了追求高学历的意义。且不说有没有才份去拿得高学历,只说眼下的奠基阶段:性格的奠基、人格的奠基、习惯的奠基、与人交往的奠基……种种……
有些父母非常聪明,时刻给孩子树立榜样,抓住每个契机让让孩子各种成长。这次的英语节,齐妈、城妈、羽姥、萱妈、邱姑为孩子尽心准备节目,有时不是孩子优秀,而是家长用心,孩子就被拉着优秀了。
那么,义务教育阶段成长重要成绩。那么,成绩呢?需要看重吗?需要,因为成绩代表了学习的“成”度,基础掌握不好,拿什么作为文化内涵来立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