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三读法”之“粗读法”85篇
马站二小 申雪

      今天下午秦浩源问我怎么没更新关于讲解阅读理解的教育日记,这么看来,学生是有期望的。于是我便跟他们简单的说了说,具体看我今天晚上的日记吧。

今天分享的是贺静“三读法”里面的“粗读法”,这也是读懂文章的第一步。

⭐️第一节:“粗读法”五大任务⭐️

“粗读法”有五大任务,就像用"小白鼠"进行分割解剖试验,分五大步 一一解剖文章,顺序依次为"看文体一找对象一标段落一归段意一懂内容"。

看文体:了解文章是何种文体?写人、记事、状物、写景等,从写作的角度思考 会有什么类型的题出现。

找对象:文中描述的主要对象是谁?是人、事、物、景还是理。

标段落:标出段落层次,归纳结构层,试着理清写作脉络。

归段意:总结各自然段内容,并将各结构层意归纳出来。

懂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第二节: 识别文体 锁定对象⭐️

小学阅读一般有记叙文和说明文两类,从文体上认识文章尤为关键。记叙文需要搞明白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状物,还是写景的文章。

一般简短的文章,大部分同学从标题或者粗略浏览便可准确判断出它属于何种文体。看文体,能够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或脉络布局,从整体上快速获知文章的结构脉络和详略重点,从而使学生对文章有精准的了解。举个例子来说,就好像你刚接触一位陌生人,你从外貌上对其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认知后,便于接下来与其进一步交往。

​ 易混淆点:写人文章需要列举事例,写事文章需要人物来支撑,一眼看上去难以判断和鉴定, 造成很多学生文体上的混乱不清。其实这里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结尾部分:写人文章最后的回归点会落在人物的品质或精神上,写事文章的回归点则落在事情的感悟、 体会上。所以,落脚点不同,文体也就完全不同了。

识别文体后,找出写作的对象是谁?也就是文章紧紧围绕谁展开,文章的"主要 角色"是谁?一般记叙文的写作对象通俗来说分为五大类:人、事、物、理、景,比 如《济南的冬天》写作对象是济南,《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作对象是小女孩,《桂林山水》写作对象是桂林的山和水,《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作对象是鲁迅,《詹天佑》 写作对象是詹天佑等。

⭐️第三节: 理清结构 归纳段意⭐️

"看文体,找对象"之后,接下来就需要"理清结构、归纳段意"了。

标自然段每个同学都会,划分结构想必也是同学们较为熟悉的一类题型。可就是如此常规的一项,为什么好多同学在划分结构和概括段落大意时,却将分数拱手让出?

划分结构层一定不是凭感觉,而是用本书推荐的"小白鼠分割法"反复推敲与训练,遇到每一篇文章都试着去分割成几大块,便可以在短期内提升结构划分 能力。重点是,一定要从写作的角度进行划分,调动自己的写作经验,结合文体和实际内容进行。

之前同学们一定是先划分段落层次,再概括段落大意。训练时这个步骤是没有问题的,也符合人们的解题逻辑。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正好相反,因为划分段落的同时也是概括段意的过程:"粗读法"的分割依据是先清晰明了每一自然段的内容,每一段和每一段存在什么关系?哪些段落能整合?哪些段落必须分开?只有归纳了小自然的 段意,才能判断哪些自然段有共同属性。能合并同类项就合并,分别叙述的就叠加整合, 单独存在的就将段落进行"缩句",重点内容摘出后连成一句话。

为了更加行之有效地帮助同学们学会划分结构层次,归纳段意、读懂内容,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小学常见的几种阅读文体,手把手训练你如何划分层次、归纳段意、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45162
推荐日记
《懂事的宝贝》
《影响孩子的“黄金法则”》
《角色转换》
《家庭碎丝!第275篇》
《感冒了》
《梓晨成长日记47》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小雨》
《美好的成长纪念》
《12.14》
《亲子日记第188天》
《小蜗牛》
《阅读感悟》
《12.14号,星期四,亲子日记77篇。》
《爱护小动物》
《毛毛雨下不停》
《亲子日记273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下雨天》
《688篇又是一个阴雨天12.14》
《当你的关爱遇上愤怒,你该怎么做?》
《接点宝回家(165)》
《亲子日记269篇》
《给姥姥过生日》
《摸索着成长2023.12.14周四 雨🌧️》
《表扬一下小不点》
《参加培训面试》
《关于小朋友成长期间的多变化》
《Day 80 周四 大雪停课》
《周四》
《成长日记25》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