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三读法”之“粗读法”85篇
马站二小 申雪

      今天下午秦浩源问我怎么没更新关于讲解阅读理解的教育日记,这么看来,学生是有期望的。于是我便跟他们简单的说了说,具体看我今天晚上的日记吧。

今天分享的是贺静“三读法”里面的“粗读法”,这也是读懂文章的第一步。

⭐️第一节:“粗读法”五大任务⭐️

“粗读法”有五大任务,就像用"小白鼠"进行分割解剖试验,分五大步 一一解剖文章,顺序依次为"看文体一找对象一标段落一归段意一懂内容"。

看文体:了解文章是何种文体?写人、记事、状物、写景等,从写作的角度思考 会有什么类型的题出现。

找对象:文中描述的主要对象是谁?是人、事、物、景还是理。

标段落:标出段落层次,归纳结构层,试着理清写作脉络。

归段意:总结各自然段内容,并将各结构层意归纳出来。

懂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第二节: 识别文体 锁定对象⭐️

小学阅读一般有记叙文和说明文两类,从文体上认识文章尤为关键。记叙文需要搞明白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状物,还是写景的文章。

一般简短的文章,大部分同学从标题或者粗略浏览便可准确判断出它属于何种文体。看文体,能够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或脉络布局,从整体上快速获知文章的结构脉络和详略重点,从而使学生对文章有精准的了解。举个例子来说,就好像你刚接触一位陌生人,你从外貌上对其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认知后,便于接下来与其进一步交往。

​ 易混淆点:写人文章需要列举事例,写事文章需要人物来支撑,一眼看上去难以判断和鉴定, 造成很多学生文体上的混乱不清。其实这里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结尾部分:写人文章最后的回归点会落在人物的品质或精神上,写事文章的回归点则落在事情的感悟、 体会上。所以,落脚点不同,文体也就完全不同了。

识别文体后,找出写作的对象是谁?也就是文章紧紧围绕谁展开,文章的"主要 角色"是谁?一般记叙文的写作对象通俗来说分为五大类:人、事、物、理、景,比 如《济南的冬天》写作对象是济南,《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作对象是小女孩,《桂林山水》写作对象是桂林的山和水,《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作对象是鲁迅,《詹天佑》 写作对象是詹天佑等。

⭐️第三节: 理清结构 归纳段意⭐️

"看文体,找对象"之后,接下来就需要"理清结构、归纳段意"了。

标自然段每个同学都会,划分结构想必也是同学们较为熟悉的一类题型。可就是如此常规的一项,为什么好多同学在划分结构和概括段落大意时,却将分数拱手让出?

划分结构层一定不是凭感觉,而是用本书推荐的"小白鼠分割法"反复推敲与训练,遇到每一篇文章都试着去分割成几大块,便可以在短期内提升结构划分 能力。重点是,一定要从写作的角度进行划分,调动自己的写作经验,结合文体和实际内容进行。

之前同学们一定是先划分段落层次,再概括段落大意。训练时这个步骤是没有问题的,也符合人们的解题逻辑。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正好相反,因为划分段落的同时也是概括段意的过程:"粗读法"的分割依据是先清晰明了每一自然段的内容,每一段和每一段存在什么关系?哪些段落能整合?哪些段落必须分开?只有归纳了小自然的 段意,才能判断哪些自然段有共同属性。能合并同类项就合并,分别叙述的就叠加整合, 单独存在的就将段落进行"缩句",重点内容摘出后连成一句话。

为了更加行之有效地帮助同学们学会划分结构层次,归纳段意、读懂内容,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小学常见的几种阅读文体,手把手训练你如何划分层次、归纳段意、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45162
推荐日记
《2023年12月14日李老师陪着我很安全》
《玉宸的小动作让我心甚慰》
《当你的关爱遇上愤怒,你该怎么做?》
《上学小记》
《美好的成长纪念》
《学习笔记275 再读《父爱之舟》》
《Day 80 周四 大雪停课》
《2023年12月14日(55)》
《12月148日》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742篇,2023.12.13,星期三,雨》
《爱的足迹》
《251随记》
《感谢老师》
《感动(68篇)》
《成长日记》
《黄劲博成长日记5》
《过桥》
《放学了》
《下雪天》
《,》
《亲子日记282 长大,懂事》
《成长日记13》
《12.13【580】各司其职》
《。》
《吃玉米》
《最好的教育(第583)》
《学习应该着急吗?》
《新的一课》
《数学做题的反思》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天气晴 271》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