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宇帆本来是个性子急的孩子,可是近期早晨总是起不来,好不容易叫醒不是叫喊困就是因为看书拖拖拉拉不走,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是忍不住想生气,而且我越生气她越不动,孩子爸爸也因此和我起了争执,嫌我对孩子大喊大叫。后来我也改变了策略,如果她想睡在没有迟到的情况下就和他约定多睡几分钟,如果想看书就给他定闹铃让他在规定时间看几分钟,包括每次因为她写字速度慢我也给她比规定的时间适当延长一点儿时间,让她在规则内慢下来,反而她有了时间观念,她也会因为怕迟到着急的洗漱,也会因为没有在课堂上跟上老师的节奏而自责。
其实,面对孩子的磨蹭,我们首先要理解孩子。可以说“磨蹭”是孩子的天性。即使你催他,吼他,唬他,责备他,拉他,扯他,他也做不好当下你要求他做的事。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大人气的要死,孩子还一脸委委屈的哭了。其实这时孩子的哭声已经诠释了他的无助,他们特别想做好爸爸妈妈要求的事情,但是小脑袋已经被我们吼的短路了,他们变得不知所措,只能可怜巴巴的看看我们。孩子是催不快的,过度的催促只会让孩子理解为这是指责,他们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从而影响了他们在时间管理上的自信心。所以,这时候我们父母要学会等待,懂得坚持和退让。对于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必须温柔的坚持,对于非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可以退一小步,给孩子时间和空间来找到自己的节奏。我们也可以经常和孩子谈心,坚持下来,你便会发现,孩子越来越聪明,家长和孩子的节奏也会慢慢一致,这时,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快!
其实教育本来就是一个三分教,七分等的过程,教的太多,等的太少,孩子慢慢就厌了烦了...等待很难,但很值得。我们不妨默默耕耘,静待花开!